[陇文化]《火星救援》:科学要和自己的过去保持对话
本篇文章1341字,读完约3分钟
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意味着对未来的愿景,还意味着能够与自己的过去和历史保持对话。
最近上映的《火星救援》,作为一部套路感很强的灾难片,可能还不够感人;但作为一部“硬科幻”风格的电影,很多中国粉丝感受到了其中的质感。
硬科幻是指通过对技术的严格演绎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路径,探索尖端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风格的电影注重情节的科学性和细节的准确性,甚至试图让故事在上映时与技术进步保持基本同步。从呈现效果来看,追求的是纯粹的科学感。以《火星救援》为例,影片采用了绝望生存的场景,但对心理测试和情感冲突毫无兴趣,错过了许多发动戏剧性冲突的机会,如旅途中的情感纠葛、电车问题中的伦理冲突、技术思维与官僚主义的内在矛盾等。因为,用科学的方式呈现科学的力量,才是这类电影的趣味所在。
虽然电影也把绝望中的乐观作为卖点,但电影中主角的插科打诨和普通人理解的乐观大概是两个变种。即使作为受害者被单独留在火星上,他也基本上没有停留在死亡的阴影区域,而是迅速转向技术层面:如何解决食物短缺问题,与地球总部重新连接,然后努力到达约定的救援地点。这就让人怀疑,科学家之所以掉进坑里还保持乐观,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悲观的用处。可以说,他们的“乐观”是专注的副产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的不是自然,而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的技术思维。
硬科幻电影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他们把现实主义当做最高法则。它的粉丝认为,市场不会拒绝追求终极风格的电影。所以《火星救援》中的尖端技术才敢显得“平平淡淡”。飞行舱、宇航服、火星车、科研基地,大多基于现有的技术设计思路,并不刻意营造未来感。最先进的技术,踮脚就能实现。比如对救援计划做出巨大贡献的飞船近地加速方案,就是触手可及的技术。火星种土豆这个有趣的情节,只显示了人的幽默感。更重要的任务是混合含有微生物样本的地球土壤,给火星土壤带来“活性”,使其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硬科幻电影中所展示的科学概念具有一些超越电影的意义,甚至可以成为观察和培养大众科学素养的窗口。火星救援最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它将科学思维置于先进技术之上。整个救援过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对基本科学原理和过时技术的灵活运用。比如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只用氢气燃烧产生水和粪便创造生长环境的简单原理和古老技术。为了恢复与地球的交流,他仍然记得一项可以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技术。他挖出了一辆1997年报废的火星漫游者,配合十六进制编码技术,利用其摄像头功能传输信息,从而赢得了唯一可能为自己保存的机会。最后他冲出火星,坐了一架被迫核减先进装备的“敞篷”飞机。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意味着对未来的愿景,还意味着与自己的过去和历史保持对话的能力。
科学永远不会忽视自己的历史博物馆,也不会只关注最先进的部分。对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因素并存,走在科学转型道路上的当代中国来说,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人民日报(05版,2015年12月7日)
——12月4日(崔娅铭首席实习生王思涵)12月3日,我从兰州市政府获悉,兰州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兰州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贴标准,将房屋征收补贴分为五类补贴。本标准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之前已经实施的项目,仍按原标准实施。
标题:[陇文化]《火星救援》:科学要和自己的过去保持对话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