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元大都地标妙应寺白塔重开放 修缮长达两年七个月
本篇文章1490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整修,白塔寺昨天重新开放。新京报李/图片
昨天是农历10月25日,也是元代标志性建筑庙应寺白塔竣工纪念日。这一天,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的白塔寺重新向公众开放。专家、学者和数百名各界人士一起庆祝白塔。
为什么修复塔开裂,石膏大面积脱落
早在2010年,妙应寺白塔就出现了砖裂掉灰的现象。2011年,灰层甚至开始大面积脱落。白塔寺管理处工作人员赵旭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受风蚀和雨水的影响更为严重,医院外的居民家中甚至会掉下大片的膏药。幸运的是,没有人受伤。
"望着远方,这座塔显得特别斑驳。"北京文物古建筑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蒋彦国说,当时白塔上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青砖,表面的一层砖已经吸水,处于饱和状态。再过几年,这些砖冻结融化了肯定会裂。“幸好白塔是青砖砌成的实体结构,整体还是比较坚固的。”
为消除文物隐患,保障观众和周边居民的安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白塔修缮工程列入北京市文物局中长期文物修缮工程。
传统膏药晒一年前怎么修复坚持
白塔寺改造设计负责人熊伟告诉《北京晨报》,2011年的改造筹备工作花了近两年时间,研究制定了改造方案,然后提交审批。2013年5月,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白塔寺自此关闭。
熊伟说白塔上次大修是在1978年。由于唐山地震,白塔塔顶倾斜,必须进行抢修。正是在那次修复中,施工人员发现了白塔顶部宝塔中收集的经文和文物。此外,在塔顶的砖石下面,还有一封1937年修复时工人们写的关于抗日战争的信。
"这次修理更像是一次全面维护."熊伟说,这次修复的主要内容是重新粉刷塔身,这个项目完全遵循传统流程。先铲掉旧灰,整体更换表面被水浸透的砖层,一次清除表面80%的青砖,补齐一万块左右。
之后将整个白塔干燥一年,待砖层含水率等各项指标满足抹灰条件后再进行抹灰。修复白塔用的石灰来自门头沟,配以5%麻刀,制成麻刀灰。抹灰前,塔要每隔四五十厘米用竹钉固定。熊伟介绍说,麻铺在塔上,就像一只张开的手,牢牢抓住麻刀的灰,使整个灰层形成一个整体。
今年11月底,白塔修复工程竣工。
看看唐卡有什么西藏佛像
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修复,完工的白塔寺昨天重新开放。白塔寺管理处杨曙光处长介绍,随着重新开业,白塔寺管理处改变了白塔寺历史文化展和藏族造像艺术展,并推出了元三都市文化展和唐卡镇品艺术展的临时展览。
杨曙光说,以前白塔寺的展览有点复杂。展会改版后,比较集中,只介绍了与白塔相关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详细介绍了设计建造白塔的尼泊尔工匠夏嫣。“妙应寺不仅是皇家寺庙,也是大使馆,是中尼友好交往的见证。”
北京晨报汪齐凤
-新闻链接
白塔今年736岁
说到北京的白塔,大多数人只有两个印象:一个是阜成门的庙应寺白塔,一个是北海白塔。
白塔寺修缮设计负责人熊伟告诉《北京晨报》,北海琼花岛上的白塔,俗称“小白塔”,建于清朝。比起元代的庙应寺白塔,真的是小三。忽必烈改称袁时,即1271年,白塔正式开工,1279年竣工,成为元朝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已经736年了。
庙应寺,原名“盛达寿万安寺”,是元世祖忽必烈汗的家庙,成为元代皇室的活动中心元朝新皇帝登基来到万安寺。他死后,画像也放在这里。当时被称为王室朝拜的电影院。"
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白塔寺的大量文化遗产得到了妥善保护。1961年3月4日,寺内白塔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月4日(崔娅铭首席实习生王思涵)12月3日,我从兰州市政府获悉,兰州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兰州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贴标准,将房屋征收补贴分为五类补贴。本标准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之前已经实施的项目,仍按原标准实施。
标题:[陇文化]元大都地标妙应寺白塔重开放 修缮长达两年七个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