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习近平出访:以文会天下
本篇文章1549字,读完约4分钟
过去的一切都是序章。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一句名言,希望议员们面向未来,继续推动中英关系的发展。
事实上,引用当地作家的作品或名言已经成为习近平访华的标准。对当地文化的熟悉,不仅展现了一个拥有丰富底蕴的大国领导人的形象,也让他更接近他所访问过的国家的人民。
用作家的作品向文化致敬
想想莎士比亚、拜伦、雪莱、萧伯纳、培根、克伦威尔、丘吉尔、托马斯·摩尔、约翰·洛克、亚当·斯密、达尔文、阿诺德·汤因比、约瑟夫·李约瑟、《双城记》、《雾都孤儿》、《简爱》、《鲁滨逊漂流记》、《福尔摩斯》,当然还有伦敦的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在每个国家,习近平都以这种方式向其历史和文化致敬。这些作品也对习近平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阅读法国近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丰富了我对人类社会政治演变规律的思考。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时,他列举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政治家、哲学家的名字,以及蒙田、拉方丹、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大仲马、、罗曼·罗兰等法国作家的名字。
在印度,习近平回忆起泰戈尔的《吉檀迦利》、《鸟》、《园丁》、《新月》等诗,他还记得许多诗,认为这些作品给了他深刻的人生启示。
在俄罗斯,习近平直言不讳地说,他年轻时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作品,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习近平对作家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他的演讲中。
《老人与海》的作者美国作家海明威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专程去了海明威第一次写这部作品的栈桥,去了海明威第二次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最喜欢的朗姆酒,还有薄荷叶和冰块。
用名句传递共同的价值观
世界掌握在有勇气用自己的才华实现梦想的人手中。去年访问巴西时,Xi引用了68岁的巴西国宝级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名言,表达了对金砖国家友好合作的期待。
在演讲、会谈或采访中引用当地名人名言已成为习近平外交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而且当地的名言、谚语,甚至作品中的特殊人物都得心应手,也为其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德国科尔伯特基金会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说,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规模,一些人认为这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魔鬼,似乎有一天中国会吸收世界的灵魂。本文引用歌德的《浮士德》中梅菲斯特这个人物来描述被某些人误解的中国。
做兄弟的方法就是团结一致。在接受阿根廷媒体采访时,Xi引用了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的一段话,总结了中国和阿根廷之间的良好关系。这部史诗在当地家喻户晓。在阿根廷学者眼中,引用这首诗反映了习近平对拉丁美洲文明和阿根廷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据该报报道,习近平引用了反映两国间交流和友谊方式的最著名的谚语。在韩国,他引用韩国古代诗人许筠的诗句,肝胆照人,冰壶倒映寒月;在墨西哥,他引用该国前总统贝尼托·华雷斯的话说,尊重他人的权利可以带来和平,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古巴,他引用国家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话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
历史是习近平引用的另一个关键点。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街上的人行道,而是完全穿过田野,有时穿过尘土,有时穿过泥泞,有时穿过沼泽,有时穿过丛林。2013年,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引用了这句名言,表达了他对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历史车轮的信心。
在哈萨克,他引用了当地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名言:世界像海洋,时代像狂风,前有浪,后有浪,风托起浪,今天总是这样。
习近平也喜欢引用作家对中国的评论来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不知道为什么。去中国就像回老家一样。正如泰戈尔所说,习近平以其浓厚的中国文化向世界表达了这个伟大的东方国家的期望和真诚。
标题:[陇文化]习近平出访:以文会天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