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韩信所处年代对战俘残酷:投降或为死路一条
本篇文章728字,读完约2分钟
阅读中国研究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马)违亮节,扰措,弃城而去米冢山。张颌削肩路,击之,断之,士卒散。
《资同治鉴》卷71
最后一站和迷失街亭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例子。前者在军事史上赢得并造就了神话;后者的失败成了纸上的活注解。怎么会这样?
两人在战术上有一个共同点:把部队放到绝地,死了,然后希望赢。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井陉口背后布兵,打败赵兵,活捉了赵王。他解释了他的战术意图:先死后活,先死后活。具体来说就是:它的潜力是不死,让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而战;今天到出生地,都去了,还用得着吗?不把它放在绝境,就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拼命。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没有危机感的安全的地方,你只会简单的逃跑。
马谡在街亭,违抗诸葛亮军令,弃水源上山布署,却不将城守在战略要道上。《三国演义》上说他此举的目的是:孙子云:未死先死。如果邴巍从来没有给过我打水的方法,舒兵不会死吗?这些话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马谡将其部队驻扎在绝地。
马谡死守的动机似乎和韩信一样:在团队中制造危机感,然后激发斗志。但是为什么大家不拼个你死我活呢?为什么张颌最后切断取水路径,导致大败一败,男人们分手了?
韩信生活在一个对战俘残酷的时代。秦国打仗时,动辄斩首数万,在江中沉俘数万,然后绞死赵兵数十万。后来项羽吊死了二十万秦军,当时投降大概是死路一条。想活下去就得努力,所以最后一站可行。
马谡时代,除了董卓,大规模屠杀战俘的记载很少,有办法投降。比如曹操的几十万青州兵都是兵。指挥官处死下属是不合适的。后者在拼死求生和投降之间选择更可行,所以马谡士卒被分开。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这也取决于具体的环境,以创造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和鼓舞士气。成为韩信不容易;变成马谡,可是很容易的。
标题:[陇文化]韩信所处年代对战俘残酷:投降或为死路一条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