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杭州“复活”古建筑 南宋“富人区”再现市井风情
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杭州1月7日(见习小娜)浙江杭州是一座有着8000年文明史的古城,南宋王朝迁都于此。南宋时期,杭州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而在弄堂里寻烟柳、逛画桥等名句则称五六巷。这条巷子是南宋权贵居住的地方,刚刚翻修过。无论是中式浓厚的民居,还是西式浓厚的民居建筑,都是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还原了一种历史感。
据悉,五六巷位于杭州上城区,五六园建于南宋,故名。当时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变成平民居住的地方。大多数居民是小手工业者和商人,商人交换,市场遍布各地。
五六巷历史地段位于杭州古城重要地段,历史遗迹众多。街区西侧的城头巷,原是宋代杭州古城东大门崇信门的基座。这个街区位于东河的东面。宋代,据说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东河是当时杭州主要的蔬菜产地和交易场所。
五六巷以西的游声关巷,以游声关命名,原是南宋孝宗隐居之地,光宗、宁宗都在此出生。惜春年间改为道元,规模较大。建国南路东侧的街区是一条古代的小道。自宋代以来,这个地方出现了许多园林,其中傅晶园林是最多的。元朝叫百花城,又叫百花河巷,明朝有孔雀园、茉莉园。
今天来到五六巷,看到修了几次的五六巷,变化很大。
以前都是破房子,违章建筑。建成后,老房子得到保护,居民住宅增加了许多便利设施,人民生活更加舒适。在这里住了十年的老郭先生激动地说。
谈到五六巷的修缮工作,杭州市上城区危旧房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何敏辉表示,早在2010年,上城区就启动了五六巷综合保护工程,按照以旧还旧的原则,采取一建一策的方式,以保护、改善、有序、拆除、更新、保留六种模式更新街区内的旧建筑。
五六巷地区的建筑方法是在保留清末民初特色的基础上。何敏慧说。
据悉,五六巷整个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约10公顷。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以具有清末民初特色的传统民居为主。
事实上,在商城区经过保护和重建后,仍有许多像五六巷这样的古建筑恢复了活力。
在离西湖不远的长生路和齐王路交叉口,有一栋青砖瓦巷式建筑,非常醒目。看,写在石库门门楣上的“湖滨庄园”几个字非同寻常。
据悉,湖滨村街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当时杭州最大、最西式的标准弄堂住宅。小区里住的都是中产阶级,也有老人和名人的后代,那是当时的高级公寓。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者在长生路留下了韩国临时政府活动的足迹,为这座建筑群增添了一丝传奇色彩。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湖滨村历经岁月洗礼,原有的风光也逐渐消失。
装修前,这里住着近70户人家。露台上盖满了违章建筑,房屋的青砖开始风化松动。上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沈告诉我们,湖边建筑的总面积超过了3000平方米。近期改造工程拆除违章建筑430平方米,通过更换构件、加固结构、防白蚁等技术手段消除房屋隐患。
沈告诉我们,杭州市政府在该区公布的历史建筑共有6批,共计172处,其中完成保护修缮工程的有130处,占75.5%,修缮质量和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三维庵八号、梵天寺遗址群、平原里建筑群等历史建筑得到修复和保护。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历史就是记忆,这些记忆的完美留存,可以让美丽的杭州更深更久。沈对说道。
的确,拥有8000年文明史的杭城就像一本历史书,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城市的每一块砖瓦上都让人眼花缭乱。
据悉,自2004年杭州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至今,经杭州市政府批准,已确定26个历史文化街区,6批公布336座历史建筑,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结束)
标题:[陇文化]杭州“复活”古建筑 南宋“富人区”再现市井风情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