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甘肃汉简:构建文化大省的特色资源
本篇文章766字,读完约2分钟
汉简:建设文化大省的特色资源
提起汉竹简,自然会想到甘肃。著名简牍学者、原甘肃省简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方表示,中国简牍是甘肃建设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大省的特色资源,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无我优。
甘肃汉简,书写千年文明
《尚书·大夫》曰:唯阴祖,有书有典。甲骨文龟甲中的书是竹简用两根辫子绑在一起的形式,而正典是双手奉书的形式。如果史书上的相关记载是正确的,那么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4世纪,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精美的中国古代典籍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和发扬。承担历史责任的是作为书写材料和文字载体的竹简。
然而,大多数古代竹简随着历史进程而消失。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甘肃是汉简出土和收藏最多的地方。张德方告诉我们,自1907年甘肃首次发现汉简以来,甘肃陆续出土了秦、汉、西晋简牍,尤其是汉简。截至目前,全国共出土汉简7.36万枚,甘肃仅出土汉简6万枚,占全国出土汉简的82%以上;在6万枚汉简中,大英图书馆收藏3000枚,台北11000枚,其余4万枚,占甘肃出土汉简的76%,收藏于甘肃。除汉简外,天水放马滩还有秦简,河西部分地方出土的魏晋竹简。吐蕃除汉简外,还有鲁简、藏简。
甘肃是汉竹简大省,河西是汉竹简之都。
甘肃汉简是我省古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张德方说,渗透着先民智慧的竹简是历史的记录,是原始的档案。他们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式记录了2000多年前中国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直观地解读了历史发展,使人们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大量的甘肃汉简也为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丝绸之路、民族关系、邮政运输、科学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领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而开辟了中国历史、文献学、文字学、考古学乃至书法艺术的新领域。
标题:[陇文化]甘肃汉简:构建文化大省的特色资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