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04 01:40:02 阅读:

本篇文章2848字,读完约7分钟

-客人档案

华阳,生于1967年。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华阳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历史、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如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古代丧葬祭祀制度研究、出土简帛中发现的楚国丧葬祭祀制度研究等。出版专著《先秦礼乐文化》、《新竹简礼制》、《中国文化史》(合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春节礼俗》。我想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春节的由来和意义,说说春节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第二,从腊祭到除夕的一些习俗;三是元日(正月初一)至上元节(正月十五)的礼俗;四是立春的礼仪习俗;第五,春节期间的一些禁忌;最后,我个人对春节文化的思考。

春节的由来和意义

时间像空一样无边无际,如果不分成几段,对生产和生活都极为不便。所以,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大都市,都把地球当成一个周期,也就是一年。中国古代尧舜叫一念,夏朝叫一念,商朝叫懿司,周朝叫一念,周朝以后都叫年。

“年”字与农业有关,上面一粒,下面一千粒。是手写的。其实甲骨文里“沃”字下面还有一个人。甲骨文寻找、接受和提供年份的计划指的是农业收获。所以,过年习俗与农业生产有关,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在古代,春天的开始是一年的开始。自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太初历法,农历正月初一(农历的第一天)就被作为一年的开始。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开始使用太初历法,以一月为正月(商、周、秦的前几个月实际上是不同的,即十二月、一月、十月),这个月的第一天叫元旦,也叫陈元、元日、元朔、段日、郑源等。正月初一,又称三朝三元,是指正月初一不仅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一月一年的开始,意义庄严。历朝历代,元日和冬至都有节日。唐朝开元时期,元日有七天假,和今天大致相同,但七天假是前三天,后三天。宋初也有七天假。唐朝正月十四到十六,还有三天假。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辛亥革命后,阴历和阳历齐头并进,西历(阳历)被规定为记录年份的方法。中国传统的农历被称为旧日历。年初,就成了西历一月初一,就叫元旦。事实上,古代的元旦一词是指农历的一月初一。

以除夕夜为中心,年底称为新年;春节被称为春节,它以元日和春季节气的开始为核心。春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庄严的传统节日。传统上,立春和元日被称为春节,持续约一个月。它包括腊祭至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七,元宵节和立春。

从腊祭到除夕的礼俗

所谓的腊祭是什么?先秦时期有一种仪式叫蜡祭。蜡祭在《礼记·郊特祭》等文献中有记载。是岁末祭神,感谢天地之神带来农业丰收,祈求来年好天气。春天祝福,年底感谢上帝。蜡祭的对象叫八神,包括农业的开国之神、河渠之神、水坝和昆虫之神等。甚至猫神和虎神,因为他们帮助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礼记》还记载了另一个节日——腊祭。腊祭是用来祭祀祖先和五祭的。五祭是五家神,包括门神、家神、井神、灶神、中国走神。

一些古代学者认为所谓的腊节和腊祭可能是一个节日,但事实上,自汉代以来,腊节和腊祭已经成为一个节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腊八腊祭。

在汉代,腊祭的具体日期是冬至后的第三天,因为在古代,日子和月份是用干树枝来计算的。到了南朝的时候,《荆楚纪年》上就明确记载了十二月八日是腊月十二,相当于今天的腊八节。腊八节还有一层意思,据说和佛教有关。释迦牟尼惩罚的时候,身体虚弱,身体孱弱。一个牧羊女经过,给他喝了牛奶粥,于是他恢复了体力,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成佛了。佛教弟子都很欣赏这一点,把腊月初八叫做粥节,这就是我们现在吃腊八粥的意思。宋明以后,腊八粥成为年底扶贫的旧习俗。腊八节,寺庙和道观给穷人送粥,其实是一种社会治安调节行为。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隋唐时期,没有腊八粥材料的记载。宋代以后,腊八粥常被引入文学。北宋开封府腊八,这一天在大寺举行了洗佛会。家家设小吃,面食,粥,后人也一样。腊八粥由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组成。清朝皇帝在腊月初五开始煮粥,煮好后分发给大臣们吃。

还有祭灶之神。灶神原本是五祭的一部分。隋唐以后,灶神从腊祭分离出来,演变成小年的特殊祭祀。腊月二十三,灶神旁边要贴对联:神讲好事,回宫降福。为了防止灶神说坏话,在灶神的嘴上贴上糖饺等粘性甜食。这叫煮饭灶,讨好灶神。北方有句谚语,“唐瓜祭灶二十三”,新年前八天。据说北方农历23月和南方农历24月的区别是由古代官员三人四人的习俗造成的。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献完灶还有几天除夕。期间主要是打扫客厅,旧的除外。扫灰尘,灰尘的灰尘和旧的谐音,扫去旧的一年的灰尘,再把旧的去掉,做新的。

接下来,洗澡。第一,因为持续的清洁,你的身体很脏;二是洗去一年的霉运,为新的一年的幸福和好运做准备;第三,干净利落。

然后就是春联和年画。桃符出现在汉代,就是画在桃树做成的木板上,辟邪祈福。每年老桃子总是被新的魅力所取代。由于写的吉祥话比较多,红木板上写的不够,所以有人把红木板上的句子改写在红纸上,出现了所谓的春联,这是春联起源的说法。

据说最早的春联是后蜀王孟昌写的,也就是元旦叫余庆,节日叫长春,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春联。朱元璋一到,就正式起了春联的名字,下令家家贴春联。

两个神,一个叫申屠,一个叫雷宇,应该贴在门的左右两边。据说他们住在独硕山上的桃树上,负责驱邪捉鬼,所以汉朝人把他们的形象画在门上,以保证他们家人的安全一年。后来有秦琼(宝叔)、尉迟恭(敬德)、岳飞、关公等。也加入了门神的行列。最有名的门将是钟馗。据说这个人长得很丑,但是很会捉鬼。他可以守护大门,保佑他的家。

腊月三十,要回家和亲人一起过年。除夕夜,家家户户举行盛宴,聚集老幼,说许多吉祥话,分享除夕夜晚餐,也叫除夕夜宴或除夕夜晚餐。除夕夜除了有钱,还有一些吉利的名字,比如jambalaya,Family Fun等等。一定要吃鱼,意思是每年都有鱼(盈余);吃饺子,团圆。北方的年夜饭以饺子为主,谐音,年纪小就生孩子;南方人吃年糕,说明一年比一年高。

[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晋南北朝时期,有过守年夜饭的习俗。从西晋当地的习俗可以看出,人们在除夕通宵庆祝和吃饭。后来,守老进化成了修老,以为今年除夕熬夜越久,父母活的越久。当你保持年龄时,你必须坐在火塘周围。这种火被称为年龄火,它燃烧得越旺越好。所以,在除夕夜,我们注意点着灯,点亮每个房间的灯。

然后就是屈服年龄,也叫屈服年龄,还有特殊的压力。压力和厌恶之间有一种转音关系,是厌恶胜利,即通过诅咒、祈祷等法术来压制一些不吉利的人、事或怪物。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硬币,叫做赢钱,是一种消费货币。它可以用在镇上的房子、坟墓、板条箱和散放在床上,以消除旧年的恶灵,祈求来年好运。

赢钱不能流通。以实用货币为压岁钱始于明清。当时人们把铜钱串上彩色的线,或者用红纸包起来,放在家里或者随身带着,辟邪拜年。其实功能不重要。现在,压岁钱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强,有时甚至变成了经济负担,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标题:[陇文化]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