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美育)——谈美育的实施方法
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全社会都非常重视美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与道德劳动、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比,我们对美育的内容、性质和功能等重要问题的认识仍然模糊、误解甚至偏颇,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把握美育的具体实施。美育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根硬骨头,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这也要求我们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探索美育的内涵和方法,实施美育的推进。
美育的目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
人们对美育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情感教育,有人认为是形式教育,有人认为是境界教育,有人认为是态度教育,有人认为是完美教育,等等。无论什么样的定义,都体现了美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很难与学科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完全兼容。学校教育科目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至于类似美育的科目,美学重在知识教育,艺术重在技能教育。美育虽然涉及美学和艺术,但并不等于二者的总和,甚至不是由一些相关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美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单纯追求知识的审美和单纯追求技能的艺术教育,可能会因为竞争压力而走向审美教育的对立面。
那么,如何实施美育呢?李渔的《我的爱》中有一篇题为《态度》的短文,启发了我们。李渔的态度和我们今天用的态度不一样,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美。李渔的文章是关于美的识别和培养的。在李渔看来,美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只能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不像美,美是可以确认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如果称之为审美教育的培养,我们会发现李渔给出的审美教育的实施方法是非常独特的。用李渔自己的话说,学了就能学,教不了。人们通常认为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既然会学,就一定会教。但是,李煜坚持,态度不能教。不能教而能学的方法是熏陶和培养,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主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通过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艺术环境来陶冶心灵
环境影响在美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蔡元培在100年前倡导美育时意识到的。他把美育分为三个阶段: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除了涉及审美和艺术教育主体的学校审美教育之外,家庭审美教育和社会审美教育没有明确的教育主体,但与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有关。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特别注重环境对人的审美和修养的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保护自然环境、创造生活环境和创造艺术环境三个方面来设计美育的实施路径。
首先是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保护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或旅游经济相关的经济问题,很少被认为与美育相关。事实上,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环境科学,都已经意识到自然在终极意义上是美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盛行的积极美学明确主张自然是美国的整体。因此,自然环境是实施美育的最佳场所。把自然环境作为实施美育的场所,不需要美化,只需要保护;在自然环境中实施美育,不仅使人们寻找和欣赏美丽的风景,而且实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切自然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把自然物按概念分类,把同类理解为一致,其实是对它们的误解。自然物之所以美,不是因为它符合人类所确立的美的概念,而是因为它不符合任何概念。自然比概念世界丰富得多,生动得多。能沉浸在大自然中的人,一定要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既能抛弃自己的观点,又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借用冯友兰的话,他们可以超越道德境界,达到天地境界。冯友兰说的天地境界,也可以理解为审美境界。
标题:[陇文化]美育重在熏陶与化育(美育)——谈美育的实施方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