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王旭东:没有新材料,敦煌学将后继乏力
本篇文章2109字,读完约5分钟
吉美博物馆藏品(金刚力士,五代)
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伯希利物(领先菩萨,五代)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今年刚上任的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就一直用季羡林的这种观点来表达国际化的愿景。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保护和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与美国和日本合作。目前王旭东希望敦煌研究院能成为国际性的研究机构,每年都有外国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来敦煌做研究。在他看来,敦煌石窟和壁画也是敦煌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数字化这些文物,可以方便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更多的基础研究资料。
王旭东之前,敦煌有三任总统:常书鸿、、范进士。前两位画家都是杰出的画家,常书鸿擅长油画,而段文杰专门画国画,守护着原本积满淤泥、破墙的敦煌。前任院长范进士是一位考古学家。她出生在杭州,在上海长大,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她在敦煌执勤50多年,被称为敦煌之女。王旭东有点特别。这位工程博士,学的是地质工程,常年从事壁画和土遗址的保护工作,科研成果丰硕。还承担了多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
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常年研究地质工程,从事壁画和土遗址的保护工作
(图片来自互联网)
-
对话
技术是万能的,但敦煌很特别
-
第一财经:敦煌研究院在保护方面探索了这么多年。目前与国际相比是否还会面临技术瓶颈?
王旭东:我们的壁画和彩塑修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目前,除了敦煌石窟,我们还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西藏、新疆、河北、山西、山东、甘肃的壁画和彩绘雕塑的保护和修复。当然,在不同的地方,保护材料和技术也必须进行调整。但总的来说,没有瓶颈。
第一财经:保护设备和技术是普遍的。说到敦煌,应用在石窟、雕塑、壁画上有什么特殊性?
王旭东:技术确实是万能的。在敦煌,保护技术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与遗产的特点有关。我们开发的保护技术针对壁画和彩塑,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保护程序,包括现状调查、环境监测、病害机理研究、保护材料和工艺的筛选、保护方案的制定和评价,最后实施,之后是长期监测。
我们在壁画和彩塑数字化方面也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调研和采集方案设计、现场采集、后期处理、数据库存储等。无论是文物保护修复还是文物数字化,现在都有集基础科研、技术开发、应用于一体的R&D团队。
在保护理念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敦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壁画遗存,其制作材料和工艺都是地方性的。对于西方教堂的壁画,保护者有时会修复局部缺陷,以确保其完整性。但是在敦煌,我们几乎不修复有缺陷的部分,而是尽力保存现状和所有信息,即使受损的部分是历史信息。
就算要修,也要抓紧加的依据。在西藏做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时,当地寺院的僧人有时会希望我们去修复缺失的部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宗教信仰的需要,也与我们的文化保护理念相冲突。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权衡。我们尽可能要求当地油漆工对一些损坏的部位进行适当的修复,但一定要能识别出哪些部位是原来的状态,哪些部位是修复过的。但对于敦煌石窟来说,其宗教功能已经基本丧失,是文化遗产,而不是宗教场所。从保护的角度来说,希望尽量维持现状。
第一财经:说到维持现状,你是如何为现状选择时间点的?现状也可以参考很多时间点。
王旭东:现状有多重含义。一方面可以指建筑物或文物的初始状况。还有一个是指现在保存状态比较好。但是破布不是原来的状态,要好好把握。如果有足够的材料和依据,比如图纸、照片等,对于某一时间点的文物状态,可以恢复到该时间点的状态。但如果资料不确凿,一定要谨慎。
第一财经:目前分散在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的敦煌文物对学者的利用有哪些障碍?
王旭东:英国国家图书馆正在做一个国际敦煌项目。希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物能够数字化,在互联网上共享。敦煌研究院专注于敦煌石窟壁画、雕塑、建筑的数字化。但是到目前为止,藏经洞出土文物的数字化还远远没有完成。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完善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在参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共同寻求国际资金支持,尽快完成藏经洞零散文物的数字化。在这方面,各国的进展和参与程度不同。
第一财经:敦煌有哪些开放信息的具体措施?
王旭东:藏经洞出土的文献和艺术品散落在世界各地,相对开放,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这不仅形成了世界敦煌研究的一个亮点,也为国际东方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事实上,敦煌研究不仅包括对藏经洞出土文物的研究,还必须包括对敦煌周边彩塑、壁画、石窟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为学者提供研究资源,但目前这种素材的开放性还不够。
目前敦煌的口碑主要在旅游方面。如果没有更新的敦煌研究基础资料,研究就会薄弱。未来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应该是敦煌乃至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重点。敦煌应该是国际人文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我认为这个愿景需要一些真正的措施来推进。我们必须为学者提供研究敦煌的机会和第一手资料,这需要学术资源更加开放和共享。
(如文中图片未说明,均来自敦煌研究院网站)
甘肃网络文化协会由中国甘肃网和甘肃中科园智能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自愿发起,2016年3月30日经甘肃省财政厅预核准名称,同意开展筹备活动。
标题:[陇文化]王旭东:没有新材料,敦煌学将后继乏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荣新江:丝路多情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