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电影大师王为一:拓荒"岭南流派" 坚守"高尚喜剧"
◎王惟一先后服务过至少10个戏剧团体和16个制作机构。他导演的电影有几代中国观众的陪伴,如《八千里之路的云与月》、《忍不住的春天》、《珠江泪》、《火凤凰》、《山中鸣马》、《南海潮汐》、《七十二家佃户》。这些电影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在每个时期,他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和自己的突破。
◎王惟一87岁还在拍电影,94岁出版了一本25万字的自传,95岁以后还在编辑剧本和写文章,101岁出版了自己的电影专著。
包容的创造者
王维在中国电影谱系中很难定位于某个时代。他20岁从事电影工作,直到102岁还在构思他的新电影。这不仅是生命的奇迹,也是中国电影长久以来牢不可破的记录。
恐怕要从艺术的角度去了解王惟一需要很大的努力。他接受过正规的油画专业教育,毕业后靠画广告谋生。他也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的骨干。他与赵丹、、聂耳、郑、、金山、、、一起,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轰轰烈烈的进步戏剧运动。王惟一是中国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见证人。在中国著名民间音乐《与金蛇共舞》记录的第一张唱片中,他演奏了二胡和扬琴。曾为、王、等电影明星伴奏,并为多部早期有声电影配乐。此外,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还编撰出版了少数民族民歌专著。
王惟一至少为10个戏剧团体和16个制作组织服务过。他不仅会导演,还会写作,在许多电影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他执导的影片有几代中国观众的陪伴,如《云月八千里》、《春水畅通》、《珠江泪》、《火凤凰》、《椰林音乐》、《山响马帮》、《南海潮》、《铁窗火》、《七十二家佃户》、《蓝天防线》、《三家巷》、《一个匈奴新传》、《男人的世界》。这些电影是多样的,多样的。有社会现实主义电影,战争片,反故事片,惊悚片,喜剧片,悲剧片,言情片,科幻片,儿童片,歌剧片,家庭伦理片,名著改编片,舞台纪录片,新闻纪录片,艺术纪录片等等。在每个时期,他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和自己的突破。
2013年10月8日,王老开着吊车西行。记得今年4月,我们在广州庆祝他的新书。他的笑容很灿烂,话语依然谦卑。他说他还想创作。当时他的很多新老朋友都聚集在广州,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时间只是他的一个象征。这么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他87岁还在拍电影,94岁出版了25万字的自传,95岁以后还在编辑剧本写文章,101岁出版了自己的电影专著。
岭南学派先驱
王惟一的诚实和宽宏大量可以作为一个小例子的脚注。1950年,他执导的电影《火凤凰》在香港上映仅4天,却在香港华语电影年度总票房排名第四。当时香港电影市场几乎被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垄断,但火凤凰却能卖出并压倒同时上映的美国电影,这给了当时的香港电影人很大的信心。没有火凤凰就没有凤凰影业,凤凰影业是香港白银资本组织的前身之一,即昌(程)、丰(黄)、辛(连)。当我问王先生成功的秘诀时,他坦率地说,我不认为火凤是艺术上的成功。
王惟一先生是岭南电影的先驱。《七十二家房客》对香港电影和广东电影的意义,至今仍为香港电影史家津津乐道。所谓岭南电影或南国电影,其风格流派的系统理论还有待深入探讨和梳理,因为像王惟一先生这样自觉打造岭南电影的优秀独立艺术家并不多。可能有人会说,王先生虽然不是岭南人,但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岭南,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岭南作家的小说改编而来,自然就抓住了岭南的味道。这个说法看似合理,实则主观。举两个例子,《城南旧事》导演吴先生,生于重庆杭,久居上海。《城南旧事》虽然是一个北京的故事,但却充满了江南婉约的情趣。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典型的日本爱情故事。但是作者认为当地的日本导演没有能力忠实地把它拍成电影。最后,他把电影改编权给了一位法国越南导演陈英雄,但陈英雄仍然没能很好地完成这部电影。因此,通过作品来反映和构建一种地域文化,与导演生活在哪里、文学作品改编自哪里关系不大。要做到这一点,艺术家首先要来自于自觉意识,然后才有系统的艺术处理手法。当然,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艺术技巧。偶尔可能实现一部作品并不难,但是在一系列作品中完成这种文化建设是非常困难的。
电影圈诱惑太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诱惑。学苏联,学好莱坞,学港台,学日韩,诱惑包括政治资本,商业利润,艺术光环。有多少人会为了岭南电影的独立存在而白手起家?但是,众所周知,文化的价值其实更多的来自于文化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就没有多样性。仿制品永远是商品,但不能和艺术品并列。
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王老晚年对喜剧的探索是相当开创性的。他有朱昱,他有《珠江泪》、《马鸣山》、《七十二家佃户》、《南海之潮》等名片。他本可以重复自己,获得更多荣誉,但他选择了新的喜剧风格。电影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比较艰难的路。从《阿浑新传》开始,他的《了不起的》、《男人的世界》、《幸福》、《三个女人的丈夫》、《五福》等电影形成了独特的喜剧创作轨迹。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喜剧一直是各种电影类型中最难的,喜剧创作可以说是经常在困境中进行。年纪大了,他有勇气面对陌生的领域,足以让后辈敬畏。
贵族喜剧的追随者
王老一生卑微。他提出艺术家不仅要懂得隐藏别人,还要懂得隐藏才华。隐藏别人不容易,隐藏别人更难。我们应该抛弃功利主义的诱惑。王老的艺术观包含着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儒家强调中和,实现整体和谐、统一、平衡和稳定。其实王老很会惊喜。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文化创意大师。但他的隐藏艺术技巧的思想主张将惊喜融入到整个作品中,即追求作品的和谐统一。儒家文化主张以文载道,即通过作品影响受众,给人以美的启迪,要求艺术承担社会责任。要影响观众,既要欣赏,又要雅俗共赏。王老的作品处处体现着社会责任感。比如《八千里云月》《珠江泪》《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反抗侵略压迫,《一个美国飞行员》中的人道主义,《A-Mix新传》中的尊重知识,《打铜龙填锅》中的社会主义新人道德教育,《幻想曲》《男人的世界》《欢乐》中对拜金主义的讽刺。在他获得最高成功的喜剧领域,他提出一切都是站得高的可笑,他认为喜剧要有道德高度。他在《我的艺术观》一书中提出了贵族喜剧的概念。现在国内影视作品的喜剧性趋于低俗,好像还不够好产生喜剧效果,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的悲剧。贵族喜剧确实是更可持续的方向。
与王老的谦逊相比,他有时表现出固执的一面。中国电影史是中国公认的经典历史著作。然而,王老多次批评这本书忽视史实,缺乏对作品的考察,对电影前辈石东山的评价较低。他的意见很中肯。目前,电影学术界也在准备改写电影史。
创作的时候,王老有时候像个孩子。每当他在艺术上有新的想法,他就会兴奋。记得有一天晚上,他在电话里跟我说了他对牡丹亭的理解。他把汤显祖和当代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他说:《牡丹亭》比《罗密欧与朱丽叶》伟大,因为前者是通过死亡而生存,后者只是为了爱情而死。杜丽娘的美丽和动人之处在于她敢于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幸福。可见,王老不仅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充满了信心,而且有着非常现代的意识,一点也不落伍。
相信上天会眷顾这个可爱的老人,他还有自己的屏幕。
标题:[陇文化]电影大师王为一:拓荒"岭南流派" 坚守"高尚喜剧"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