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或是意淫
本篇文章1024字,读完约3分钟
很多时候,很多人环顾我们生活中吃的、看的、用的东西,就会有说不出的感觉,觉得哪里少了什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对象真的少之又少。环顾四周,有人开玩笑说,基本上我们手里只有一双筷子。这无疑让人感到沮丧,但至少我们还有一双民族筷子。带着这些,我以后会看关于民族文化的电视专题片或者访谈节目,然后听到一些嘉宾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越是民族越是世界,感觉这些话太满太大了,有些太遥远了。
古人骄傲地称自己为中国,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以中国服饰之美为中国,以博大的疆域、文化的繁荣、文明的道德的繁荣为夏天。可见,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没有荣耀和辉煌,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才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独特宝藏。不用说,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发明,都有京剧这种外国人称为京剧的东西,和这些东西差不多的国粹。没有陌生人,甚至我们觉得这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点贡献。
然而,话说回来,这远远不够。越是国家化,越是全球化。只是矫枉过正。除了祖先留下的精华,我们还留下了缠足、太监、三室四妾、贞节牌坊、奴才等宝物。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说,他们虽然有钱,但都足以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单一体系,但都是让我们抬不起头的文物体系。这些商品真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会成为世界吗?不用说是世界性的,就是满清当皇帝的时候,也是严格禁止满清女人缠足的,不欣赏颤抖的三寸金莲。
说这话不是抠牛角,也不是打击自信。自信要建立在对历史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你不应该对自己额头上的伤疤就像鲁迅讽刺的那样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世界上唯一的荣耀。这是胡适在《自信与自省》一文中所说的民族自信心。这种自信应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松散的沙子上。信心的根基若不稳固,根基一旦动摇,信心就完了。
李敖先生认为中国人有十一种病,其中一种就是夸张。越是民族的,世界越是自吹自擂,也许是这种病的变种,也是盲目的自信。看似充满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实则心态浮躁,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上学的时候,找一个中国人的发明家比找一个不是外国人的发明家难无数倍,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我们固有的文化,说白了就像一把银矛,在这个地球村既没见过也没用过,或者说暂时没用。其实应该说,属于一个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属于一个民族的才是公认的,才是民族的本质,这才是世界的。否则,保留一双民族的筷子,背出更多的民族和世界,可能是一种淫秽或无知。张培山
标题:[陇文化]评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或是意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