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专家谈网络热词:包含网友对社会现状的思索
本篇文章2754字,读完约7分钟
高中生小北,短短几天就经历了互联网的冷暖。2013年12月9日,她的一条求助微博在9小时内收到10万条转发:她哄着挑剔的姐姐说吃青菜可以防雾霾。没想到她姐会找百度求答案。希望大家回答她姐姐百度问题里的青菜,不要揭穿这个善意的谎言。几乎一夜之间,在雾霾问题下,各路网友回复:吃青菜。原因从叶绿素到神器都有。吃青菜,一句普通的话,跃居热门话题排行榜前三。
网络词语被大众甚至媒体追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情感表达得到了“我和你在一起”、“何其尧”、“Xi大浦本”等词语的帮助。中国大妈和土豪以群体形象的形式从各种话题现象中脱颖而出。1314年之交,有人思考热词背后的文化现象,有人分析热词所蕴含的情感冲突。噪音过去,新词登场。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学者吴京说:过了一段时间,一批热词消失了,新一批出现了。这是因为热词背后的问题消失了,新的问题出现了,还是旧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因为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命名它,不断忘记以前的名字?
网络热词的寿命有多长
一个事件热词最长的寿命是52天。
这是钱兵通过百度事件热词的模型分析发现的。2012年,钱兵在一家数据公司做分析师。因为纯粹的兴趣,他开始研究热词的流行和循环。
在网上搜索一个ip,热度是1。一个热词的热度会在前十几天从零突然达到5000左右,然后迅速回落到高点,慢慢延续几天。钱兵最后的周期预测曲线看起来像一个尖锐的锐角,拖着一条平尾,像一个垂死病人的心电图。
当前的政治事件,比如嫦娥奔月,三中全会,周期最长,差不多52天。自然事件,比如某个地方的雾霾,一般持续17天左右,但平均热度较高,前几天会达到峰值。娱乐八卦,无痛,预测21天大起大落,平均热度只有4800左右。很多时候,在影响扩散之前,新一轮已经开始了。
吴京认为,新创造的词语需要存放一定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对这个词的含义达成共识,然后在一个共同的话题中,从而进入社会的记忆。当然,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这段时间有其自身的标准。2013年,网络上的流行语里有一个词。这个词的意思是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被网友在各种场合广泛使用,表达无奈、疲惫或不愿意评价不认同的人,经常被嘲讽。这个词的来源在2013年底再次被提及。原来是豆瓣上一个小男孩描述自己多重情感经历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其实再远一点看,2011年就已经有表达类似感受的热词了,也是源自于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常见的自称流泪的情感类文章。字伤不起。现在这个词已经很难看到了。
也就是说,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汹涌的文字没有进入正式的历史叙事,没有被潮水席卷上岸,成为一个时代的鹦鹉螺,而是在网络海洋的浩瀚波涛下沉默着。
对网络热词的冷思考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在网上拥有15万粉丝。他告诉《中国青年报》:网络热词包括网民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思考。举个例子,去年红起来的土豪,都是在拿那些有钱却缺乏文化素质的人开玩笑。这样的思考可以引发公众讨论。但是网络传播本身就有娱乐性的倾向,所以这个讨论很可能停留在很肤浅的阶段,很难形成议题。热词转瞬即逝的本质加剧了这种趋势。
其实人对社会的记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会对处理时事产生影响。吴京说,当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话题本身时,话语中包含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情绪就没有得到认真考虑。没有承载社会记忆,就不可能统一社会认同。话题的讨论和关注不够深入,达不到公开讨论的标准就消失了。
在钱兵的研究中,传统媒体和网络社区密切共存:每1000条新闻报道或宣传,热词周期平均可延长两天。而且媒体报道对负面热词衰落的影响尤为明显。每10篇报道可以延长热词周期2.3天,但当报道数量达到1000篇以上时,对于延长负面热词的衰退期作用不大。
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网络就像入侵者一样出现。但在吴京看来,网络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只是对其市场的冲击,并没有创造出超越前者的故事逻辑。互联网越来越像大众媒体。李靖叹了口气。
原本认为网络带来的新传播模式是突破大众传媒的创新模式,即突破专家、精英、资本垄断的文化传播,让草根参与传播故事。吴京说,但是潜力和可能性越来越小。
她解释说,自由表达的权利不是交流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但这种表达不一定有效。比如在微博上,传达什么就传达什么。但是缺乏优质粉丝,没有人回头关注他们的表情。而韩寒一条逗号微博就能获得上万条转发。传播权与内容分离,获得传播权的人不一定有实质性内容;那些有重要内容的人不一定获得交流的权利。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包括生词。
吴京认为,网络热词的民间生产是被网络放大的,营销商家、媒体组织以及任何有宣传和营销意向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享受其中的好处。消费者的好奇心在不断提升:不断关注新事物,关注时间越来越短。
在张志安看来,网络热词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商业的;网络既能容纳商业力量,又能容纳草根声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有相同的商业逻辑并不矛盾。
网络热词中的泪与笑
对于小北来说,在吃青菜的热词里,不经意间创造的热词成为了过去,但他会继续活在热词的漩涡里。
因为动漫相关的活跃网络社区,小北的微博页面上不乏陌生人的关注。但是十万人的热度还是吓了她一跳。她的微博右上方,不断弹出表示关注、转发或评论的提示,她本能的不停点击,却点击不完。
注意力正在消失。她贴了一张姐妹俩亲密牵手的照片,感谢帮助过她的陌生网友。很快,网络媒体翻出了她的自拍,被平面媒体转载。渐渐地,一个声音来到她的页面质疑:这个话题是炒作吗?你想变红。同时,确实有商家找到她,希望她能在微博上做点宣传,但她有点慌地拒绝了。12月14日,她在微博上说;不要再叫我青菜哥或者青菜姐了。然而,局势正朝着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不熟悉的校友开始怀疑她是故意获得人气的,更多的陌生人开始关注她的言行,并在她的页面上发表负面评论。在天涯等论坛上,关于她的帖子已经建到高层了。她躲在房间里默默刷了一天微博,最后泪流满面。过了一段时间,她开始为自己辩护,并在微博上发布了与网友私信冲突的截图。过了一段时间,连这种对抗都很少了,她飙升的粉丝数下降了,评论和转发数稳定在比以前更高的水平。
随着新年的到来,青菜的对错渐渐被遗忘。小北也是个普通高中女生,不怎么穿裙子。她第二次喜欢动漫,相信星座。她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每周都要努力应付一次考试。她想成为一名校长,但她因不小心睡懒觉而感到烦恼。
她热词微博的传播路径在分析工具上看起来像一个小星云,中心是她自己,里面是她熟悉的朋友,转发带动转发形成螺旋爆轰。组成这个星云的十万个声音中,99%是未经认证的普通网民。
这只是无数星云中的一个,小北只是无数人中的一个。王孟英
标题:[陇文化]专家谈网络热词:包含网友对社会现状的思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