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大学公开课还是网络版《百家讲坛》?
本篇文章1072字,读完约3分钟
前段时间,一组名为“美国大学公开课”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视频一旦上线,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的浏览人数就变得火爆起来,几个视频的点击率甚至超过了当红明星的微博。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部门不能组织这样的公开课?大学之所以被称为大学,是因为大学不能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大学要有开放的心态,让上不了名牌大学的人能够领略名牌大学名牌教授的风采。
但笔者看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相关课程安排,发现我们的视频公开课和电视上播出的《百家讲坛》很像。虽然我们没见过这些公开课,有些课程的讲师也没去过一百个讲堂,但他们讲的东西可能和讲堂的套路和风格不一样,但看课程标题就能体会到他们和西方大学公开课视频的差距。
第一,内容多涉及文史哲,很少涉及实际问题,给人一种“只讲言情,不讲现实”的感觉。看看这些题目:《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千古明月》、《六大名著概论》、《中国诗歌艺术》……这些作品加在一起,基本相当于网络视频的“百家讲坛”。但是西方大学的公开课总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我们的眼球。“死亡”是耶鲁大学第一堂哲学公开课讲授的,因为只有解释了死亡是什么,人类才能活得更好;哈佛的公开课大多有现代精神,比如《公平正义》、《幸福自由》、《好公民的适应》等等,似乎是想把每一个观众培养成真正的公民。相比较而言,我们远远落后。
其次,这些课程基本不涉及现代科学,除了很少涉及实际问题。很少有与科学有关的课程,如“宇宙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空航空航天导航导论”等,可以代表不到三门科学与工程课程。相对于文史哲的“铺天盖地”,我们的大学似乎在努力表明,至少有80%的中国大学生在读文科。相反,学文科占学理工科的四分之一已经是多年的规律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科学学术水平,才真的不好意思拿出手来?不过话说回来,这只是一门启蒙大众的课程,并不是一场新学术成果的展示。为什么我们如此脆弱?
更重要的问题远不止以上两个。至少,在我的脑海里,还是有很多未解之谜的答案:中国大学是今年才有视频公开课,还是每年都有?是长期项目,还是对网友的一种奉承?这是全国所有大学的自愿行为还是教育部门的本意?它的内容需要像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一样反复复习吗?
每一所现代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公开课,每一所中国大学都应该像西方大学一样向社会敞开胸怀。如果这样的视频公开课只是为了和西方大学的公开课pk,为了向网友表明我们大学没有出路,那么这样的公开课和网络版的《百家讲坛》没什么区别,和大学精神的复兴也没什么关系。
□王传涛
标题:[陇文化]大学公开课还是网络版《百家讲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