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艺术·书法】说书卷气
本篇文章1729字,读完约4分钟
□杨庆亭
汉字起源于民间,造字权属于古圣先贤。从那以后,实用和审美都有了。从战国时期的鸟虫篆书开始,就有汉初的皂隶,东汉魏晋时期的多囚墓砖,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书写法,不是装饰性的,就是应急性的,或者实用性的。后人逐渐沉入民间,以至于再也没有延续。粗糙庸俗,穿衣吃饭生活最重要,哪能管别的?所以,当你写的时候,你会死。
民间的另一面是官方认可和推广的正统书系,如甲骨文、大小篆、简帛书、,以及魏晋以来流行的曹、楷、行书等。所谓书卷气,就是指这一脉中或多或少的优雅气息。这一脉的所有权属于官方,使用权属于文人。但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让汉字充满活泼动人的书生气。据我观察,这个重点首先应该放在魏晋时期。魏晋是文学和书法自觉的时代。以钟繇、王羲之(当然是后汉的张志,我们不能忘记)为代表的书法家,从个体的角度把自己融入书法之中,这是书卷气最重要的人格特征。然而,晋人的简、简、书信和手稿,尤其把这种书卷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王羲之的《葬帖》、《速雪清帖》、《姨妈帖》、《兰亭集序》、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迅的《袁波帖》等。,让人感到轻松,回味无穷。金人的真迹在宋代非常罕见。现在除了陆机的《平抚帖》和王迅的《袁波帖》,其他都是抄的。再比如杨凝式的吉娃娃帖,苏轼的冷食帖,这些都是有名的有魅力的帖子,书卷气很强。明清时期,文人的书籍丰富多彩,书卷气十足的是空.所以明清以来,几乎所有书法家的书法活动,不仅仅是书,都是以书卷气为最高境界的。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书法家,构成了一股巨大的书卷气。但细细品味,魏晋明清的书卷气是有质的区别的。前者简单、神秘、真实、古老、旷达,后者则更甜更俗、谄媚、局促、纯熟。前者是远离红尘的贵族书生,后者或多或少是BLACKPINK的演员习惯。如果再打个比方,后者真的像是树上成熟的果实,腐烂期也不远了。果然,聪明的董其昌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又转回到金人身上;王充、张瑞图、倪鲁园、黄道周、王铎、傅山也有改正缺点、赶上魏晋的能力;到了清代,邓干脆从周秦两汉的金石学中找到了出路,阮元、鲍则旗帜鲜明地大声疾呼,以碑压柱,甚至引发旷日持久的碑文之争,这是历史的必然。到现在,这种挥之不去的声音也是层出不穷。
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是尊碑还是碑文,似乎都没有人明确否定过书卷气。但是软笔就奇怪了(蔡邕)。自从文人从笔中发现这个秘密后,书法的风格逐渐得到改善,书法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有吸引力。所以说实话,书卷气其实是在表现一种难得的境界,是作家才华、情感、学识、学识的气息,在笔墨中默默流淌。笔之外的书写之美,往往让人觉得更真实的自己。业余时间,在看帖子的过程中,更喜欢文人气息浓厚的书。因为对于作家来说,信是最私人最自由的东西。有什么比自由更高尚更享受?所以我能读懂很多东西,比如优雅、和谐、褪色、简单、随意、压抑等等。我觉得这些东西很善良,很真实,有时候让我感动。因此,我把自己当成一只小鸟,栖息在这些生机勃勃的树枝上。
杨雄说:书,心画。蔡邕曰:“读书人散。”两位古人把书法的精髓交给了早期写字的文人。如果你不满足于做一个作家,你可以上一个台阶,用墨水写下你的心。这说明书法本质上具有主观抒情的功能,这也是书生气成长的前提之一。我也想到了起源于中国的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给了我们朴素的哲学思考,中庸之道为后人在生活中做事树立了标准,中和之美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审美参照。如果加上杨雄和蔡邕的书法抒情性,书法的书卷气不仅支撑了作家本人,也从更大的时代空.揭示了某种人和天地之美经典书籍的魅力来自其惊人的信息量。
当代也是书法自觉的时代,书卷气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和魏晋的自觉真的不一样。现在是书法展的时代,重点宣传写大我,这是给别人看的,多多益善。魏晋,尤其是晋人,是简札的时代,他们专注于写自己心中的自我,这是为自己,也是为故人。张扬永远是空的外壳,自我其实就是自我,所以结果只能是有形的和定性的。重内在密度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就是历史上的大我,所以有光年穿透力。所以当代人要想在书法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点东西,不仅要有张扬的勇气,还要能坐下来充实自己的书卷气,学会修炼自己的精神,直到某个时候,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然无情的历史会让当代书法家很尴尬!
标题:[陇文化]【艺术·书法】说书卷气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