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陈丹青:艺术的“中国世纪”来了吗?
本篇文章2095字,读完约5分钟
2007年,岳敏君穿着教皇婚纱的自画像在伦敦以428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在接下来的苏富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他的油画《什叶派岛大屠杀》以3168万港元成交;陈丹青油画《国学院》跌到1200万;五天后,《牧羊人》开拍,700万人民币。经过几轮竞价,最终以3200万元成交。四年前在中国的卫报拍卖会上,谢泼德只卖了187万元。上升的不仅仅是岳敏君和陈丹青。还有蔡国强、刘啸东、杨等当代艺术家,他们的画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世界闻名的艺术基金负责人、佳士得拍卖公司前CEO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hoffman)表示,目前的情况是,如果你有一双好眼睛,你买的一幅画在15年后完全有可能升值100倍。另一位美国曼哈顿艺术收藏家苏·斯托菲尔(sue stoffel)表示,她的藏品价格已经上涨了100倍,她还认为“上涨才刚刚开始”。
艺术家艾未未表示,从2007年的成交量数字来看,从2000年左右到现在,国内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的整体评价增加了100倍左右;两三年前,国内只有少数标志性人物的作品受到关注,现在却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中外艺术家之间各种形式的接触和交流在before/きだよ.更加活跃
全世界最重要的美术馆都在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艺术界最重要的评论家也在评论他们的作品。我们在8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和90年代末的中国文学中看到过这一幕:电影是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文学的是高行健、哈金、莫言。美术领域的“中国世纪”真的来了吗?南方周末陈丹青访谈。
过去是泥沙俱下,现在“全倒了”。
南方周末:你现在很庆幸自己的画价这么高?
陈丹青:我不知道脸上该怎么看。买卖的人是幸福的。拍卖是一个商业问题。媒体应该采访买家和卖家。
艺术家穷的时候,没人问。当他得到一些钱时,他就会受到关注。市面上的画一般都是之前流出来的。张晓刚和岳敏君的画,十年前可能是几万,今天变成了几百万,几千万。你数一数一个画家从网络上赚了多少钱,但和画家自己的收入不一样。
但是艺人的经济状况真的好多了。我不想炫耀,不想装穷。十几年前,有人问我有钱怎么花?我想了很久,说想买古董欧式相框。现在终于有了几件17、18世纪的欧洲木雕。看着这些东西在灯下闪烁,我当然开心。我愿意在收集更多的时候搞个小展览给你看。几百年前不知名工匠的手艺那么好,下辈子也拿不到那么好...你看,我这几年没发图了,但是市场还没把我的画弄坏,有的卖了,有的转手了,有的早就送人了,现在都拿出来了。这很正常。这就是市场。应该问的是市场营销人员,而不是艺人。
南方周末:市场对你个人创作有负面影响吗?
陈丹青:负面影响?可能我画的不多,但是我不画是因为你们的媒体。我应该很快放弃写作,多画画,多挣钱,但是这几年,画的价格涨了,但是我整天都在写作。我总是在做无用的事情。
市场是规定性的。你看,张晓刚和方力钧这几年都在另辟蹊径,不愿意被市场控制,但市场上充斥着他们过去的“象征性”作品。当时我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拒绝再画西藏。我宁愿在路上画画。我把藏文资料都锁起来了,再也没画过。然后89年不找画廊了。这种事情你得拿定主意。我总是逃避某种情况。说得好听点,人是自由的。
南方周末:目前艺术品市场是否过热?
陈丹青:不是热不热。而是中国真的有那么多资本。你会怎么做?钱要流。至于很多商业伎俩,发起人都是美国人。80年代,活着的艺术家,也就是活着的人的作品开始进入拍卖,同时来自一个家庭背景的收藏家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大企业、金融界、各种新富商人进入拍卖,产生炒作。中国一上来就学会了这些新的游戏规则,并立即与国情相融合。商业领域的问题自然都会在拍卖中出现,但拍卖还是挺轰动的,有新闻效应。外界总是说拍卖,好像其他所有的生意都很干净。其实国内拍卖行一般都是规规矩矩的。你不能玩钱。改革开放弊端太多,经济无法失控,是因为无法承受失控。富人正在学习如何花钱,学习是有代价的。
南方周末: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一片泥泞。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是需要一个判断。
陈丹青:在空之前,情况是混乱的,但是曾经有泥沙,但是现在最好是“下去”。不然沙子里的金子怎么办?我不担心这些事情。在这样一个大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现代化转型中,重要的是让一切转向,让事情发生。再说一遍:拍卖是商业,不是艺术,目前艺术界的价值判断还是不一致的。怎么才能要求商业界给出艺术水准?
弄乱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泥沙退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回到你的问题:这些拍卖的作品好吗?是一流的吗?我关心的不是这个。价格有高有低,给各种标准又增加了一项。大家都很着急,怕价格说了算。至于文化艺术,有理由说时间说了算。还早。拍卖在中国发生不到20年,而西方的拍卖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在意中国艺术中是否存在真正自由的“个体”:完全自由的表达,完全独立。真的吗?比以前好多了,但是暂时还没有看到完全的自由。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借用毕加索的话:“艺术一旦被认可,一文不值。任何值得做的事都不会被认可。”这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立场。毕加索那么自由,还坚持这个立场。什么意思?意味着自由没有尽头,自由是一种不断的追求。
标题:[陇文化]陈丹青:艺术的“中国世纪”来了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