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画家李小可的甘南情怀
本篇文章1429字,读完约4分钟
当我从北京到达兰州时,已经是正月初十,城市的节日气氛仍然热烈而浓厚,但我留不住李小可。赣南一年一度的晒佛节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不断向前。
对于画风景的李小可来说,出去写生是很平常的事。早在20世纪70年代,李小可就经常和父亲李可染去祖国各地写生。父亲的山水画深邃凝重,博大浑厚,李小可从强烈的生活感受中学会了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
为了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和感受,李小可多次造访西藏西部。1988年,李小可带着父亲李可染的书法《黄河水怎样从天而降》来到黄河源头。黄河源头的荒凉和偏远震惊了李小可。他说,在五彩缤纷、物质化的时代,西藏藏族人民的原始状态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感受和灵魂的洗涤。从那时起,寻根成为李小可多年来的愿望。他去了长江源头,柴达木,阿里,西藏珠穆朗玛峰,然后发现了甘南。
李小可说,与他去过的其他藏区相比,赣南更抒情、更浪漫,有着金碧辉煌的建筑、多彩的服饰和人们天真无邪的表情。一切看似都可以触摸,却永远无法触摸。一开始纯粹是为了写生,后来变成了精神朝圣。有了大自然的纯净,有了藏族人的热情和淳朴,李小可觉得自己一点一点变得透明纯净。赣南吸引李小可。每年他都忍不住,收拾行囊,去心里干净的地方。
“对于画家来说,创作是需要感受的。”一直感动李小可的赣南,给了李小可无尽的创作欲望。他想把这种情感翻译成绘画语言,告诉更多的人。
其实也不容易。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很难让观众感受到。李小可总是记得他父亲说过的话:“真人受益”,意思是真人最幸运,那些冒险或走捷径的人往往要付出更多。我父亲的人生格言是“有价值的人是勇敢的,想要的人是灵魂”,“以最大的本事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勇于创新,使古代山水画艺术获得新的生命。李小可觉得继承父亲不仅要在技术上,而且要在精神上。
追根溯源,就是找到艺术创作的源头。李小可说,画家艺术风格的确立需要各种条件,包括笔墨力量、艺术规律的掌握和个人艺术修养...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理所当然的,一个画家一生要做的就是准备条件。
李小可说去赣南是准备条件。每次赣南之行总是让他充实:“所见所感,足以让我长期反刍并从中吸取营养。”
赣南情怀逐渐融入他的作品。2005年,李小可的画展“墨家”和摄影展“西藏的不可战胜的记忆”同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李小可的赣南情怀由此得以表露无疑。但对他来说,赣南还是个谜,吸引着他来来去去。李小可说:“我试图靠近,但总是很远。”
那一年从赣南回来后,李小可完成了《正月雪》的创作,画中有雪白的宝塔,强劲的祈祷旗,人们静静地前行。通过安静的画面,你可以感受到画家安静的心,画家安静的心,然后看画的人就忍不住冷静下来。
李小可说,这种宁静在城市里再也找不到了。
李小可,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热爱绘画。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开始随父亲李可染学习山水画。1979年进入北京画院。1985-1987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组织的短期研讨班。80年代去西藏、青海、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等西部地区写生体验。
受父亲李可染的影响,李小可的作品注重对传统的学习,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直面生活,从强烈的生活感受中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重新体验的基础上重新表达,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和收藏家的关注,并多次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台湾等地展出,其中许多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标题:[陇文化]文化:画家李小可的甘南情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艾轩:充满诗意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