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广东工地挖出唐宋民窑 叠烧垫圈似现代"甜甜圈"
本篇文章1448字,读完约4分钟
出土的釉陶壶。
黄土深处有两个完整的陶罐,周围是陶瓷碎片。
环形层压垫片
宋代美丽的紫花瓣瓷片。
南雄建筑工地惊讶地发现在大型唐宋民窑遗址上有成千上万件古代陶瓷
现代甜甜圈式夹胶是宋窑独特的工艺
文/涂步玉通讯员廖春华、李、邱渭南
在一米高的土堆下,密密麻麻地堆积着成千上万件唐宋时期的瓷器、陶器碎片和完整的器物!南雄两位热爱文史的市民,在展南路某工地意外发现疑似大型古窑遗址。
昨天,我赶到现场。在取古代陶瓷样品进行专家鉴定后,我初步判断这是一座跨越唐宋的大型民窑。这一发现为南雄作为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目前南雄市政府已对古窑遗址进行了保护,建设部门严禁破坏遗址。
黄土中埋藏着大量的古代陶瓷
昨天我走进南雄站南路的工地时,很多挖掘机都在紧张地工作,一个长约十米,高1.5米的土堆静静地躺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一角。细看,黄土中嵌有多种陶瓷片。红陶、黑陶、灰陶片虽然大多破损,但厚重的灰尘依然掩盖不了它们的魅力。
轻轻拉开土,到处都能拉出粗细不一的碎陶片。仔细鉴定后,仍然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件陶器都有不同的图案。有一些完整的瓶罐罐埋在很深的土里保存下来,罐罐有一种微微发亮的釉色。
在靠近河边的建筑工地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同样密布着大量精美瓷器碎片的工地。
中国古代陶瓷协会专家郭看到现场采集的陶罐、匣钵、陶片、夹胶等样品,认为出土器物大多具有明显的宋代风格,如平切脚,部分碎片具有宋代影釉、酱色釉、莲花瓣等工艺特征。
经过实地考察,郭从现场发现了一批具有唐代特色的瓷器,由此判断该遗址很可能是一座跨越唐宋时期的大型民窑。
成为南雄是陆海丝绸之路交汇的实物证据
郭说,自唐代张九龄挖掘梅官驿道以来,南雄作为中原人南迁岭南后的第一个聚居地,吸引了许多陶瓷技艺高超的工匠前来定居。随着大量人口南迁和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岭南对陶瓷出口的需求急剧增加。唐宋以来,南雄开始出现一批大型民窑。新发现的占南路古窑遗址,肯定是当年生产销售繁荣的大型民窑之一,也为作为陆海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南雄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展南路是一处大型古窑遗址,以及之前发现的相关古窑遗址,可以证明唐宋时期的南雄窑产品无论从产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岭南地区数一数二的。
关闭
这是古代的甜甜圈吗?
原来是烧陶瓷的时候用来隔火的!
发现了大量的现代甜甜圈式堆叠垫圈(见上图)和一个双头盔式陶罐。郭说,用垫圈和匣钵烧制陶瓷是宋窑的独特工艺。在宋窑烧制陶瓷时,陶瓷制品被放在垫圈或匣钵中以防火。施工现场发现大量堆积的垫片和匣钵,可以证明那里烧制了大量的陶瓷制品,是大型民窑。
之前发现的古窑
李安堂窑:宋代窑址,位于南雄市泉安北投李安堂窑村。主要生产青花瓷和灰白瓷,造型以碗为主。
蒲北窑:宋代窑址,位于南雄郊区蒲北村约100米处。主要生产碗、盘、杯、杯等。
水南窑:宋代窑址,位于镇江河南岸。
环
拥有4万人口的南雄每年生产数十万件瓷器
在南雄发现三大古窑址之前,从窑口分布可以验证,南雄在宋代每年至少生产几十万件瓷器。清代《直隶南雄府志》记载,宋代南雄县人口48886人。如此惊人的陶瓷产量,南雄本地消化不了。
南雄学者郭认为,根据南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南雄窑生产的瓷器南下广州后有可能出口。从南雄到韶关,有镇江河,航程约100公里。10吨以上的木质帆船畅通无阻。从韶关到广州,有北江,航程约300公里。更大的船也可以通过。瓷器由南雄窑装船,3天左右抵达广州。运输量大、航行时间短这样的有利条件在南方各省的瓷窑中是罕见的。
标题:[陇文化]广东工地挖出唐宋民窑 叠烧垫圈似现代"甜甜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