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法兰克福书展劲吹中国风 中国首次担任主宾国
本篇文章2629字,读完约7分钟
明天,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将拉开帷幕,中国将首次作为嘉宾国家亮相。据统计,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书展,每年10月持续5天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实现了世界出版业75%的版权贸易。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已有600年的历史,具有现代意义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于1949年首次举办,今年是第61届。从1988年开始,书展开始设立客国项目,每年邀请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主宾国,重点介绍该国出版业的成就和文化特色。中国是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第22个客人国。
中国侨乡活动组委会主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刘斌杰表示,中国侨乡活动的主题是“经典与创新”,这是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展览,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此行“为了沟通与合作”。"重要的目标是在版权贸易,特别是版权输出方面取得突破."
据介绍,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客国主题馆占地2500平方米,展品2000多件,涵盖了从甲骨文、铭文、简牍、帛书到互联网时代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出版载体。“老”如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新生代”如汉王电子纸本,将携手出现在中国主题馆。
除了主题馆,中国出版业还有一个1200平米的客国展台。有196家中国公司参加了这次展览,展出了7600多种书籍。主要分为港澳台展区、全国图书展区、数字出版展区、综合展区、活动展区、孔子学院展区等九个展区。将展出歌德学院从普通中国读者中收集的100多种中文图书,以及以“东道国图书翻译出版项目”命名的100多种德文或英文图书的初步成果。
据报道,中国的客国活动持续了一年,共举办了612场活动。法兰克福书展期间,除了明天举办国的开幕式和开幕音乐会外,国内还将有9项重点活动,包括“出版论坛”、“中外经济学家论坛”、“中国出版论坛”、“中德文学论坛”等4个高端论坛,“中国之夜”、“中国文学之夜”、“快乐中国风”等3个“主题之夜”。
据了解,包括铁凝、王蒙、莫言、苏童、阿来在内的100多位中国作家将首次亮相。此外,还将举办300多场出版专业交流活动、广场文化表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中国当代美术展、中国传统木刻水印展和“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
-文字/报纸朱令
独家搜索
1956年,中国第一次参加本报采访这位90岁高龄的证人——
中国如何进入法兰克福书展
中国如何第一次进入法兰克福书展?本报专门采访了曹剑飞,他是第一次在国内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曹老,90岁,曾任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原中国国际书店)总经理。1956年,与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担任中国国际书店副经理。
-背景:“走向科学”,新中国对科技书刊的需求增加
1955年,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新中国对进口科技书刊的需求增加。1956年,经主管部门批准,中国国际书店派曹剑飞、郭雨霏、马灿雄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购置新书。他们参加展览的时候“住在最便宜的酒店”,“谈人,从来不谈自己的住处,在展厅里谈。”
相对于今年几千平米的展厅,当年50平米左右的中国展台实在是小,这个小展台是在德国出版界朋友的帮助下租的。曹剑飞告诉:“中国国际书店逐年进口西方书刊:进口额1951年13万英镑,1954年37万英镑,1955年52万英镑。我们已经成为图书批发商卡维公司和斯普林格出版社的“大客户”。Kavi不仅销售中国书刊,供应西德书刊,还帮助我们进口美国书刊。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科技书刊也在封锁禁运之列。斯佩林格是当时西德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当时中国购买德国科技书刊最多的出版社。书展开幕前,斯佩林格还专门派了一辆专车到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所在的东柏林,接我们去法兰克福。”
-意外:连夜赶国旗,挂在最受欢迎的摊位上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两天,曹剑飞和他去安排展览的同事们发现,在展厅门口飘扬的国旗中,新中国的国旗不见了,只挂着中华民国的国旗。当时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给出解释,他们“无意制造‘两个中国’,误挂国旗是因为不知道新的中国国旗样式”。后来恰好有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附上了标准的国旗图像。"他们拿走了它,并根据宪法和所附的中国国旗制作了它."1956年书展开幕的前一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法兰克福飘扬。
曹剑飞等人连夜展出。“如果他们不改五星红旗,我们就拒绝参展。”在过去的53年里,他已经记不清90岁时展品的具体数量了,“几百件”。但他记得中国馆“非常简陋”,“只有几个租来的书架”,“插着中国国旗”。在曹剑飞的记忆中,“在向观众开放的日子里,我们的展位是最受欢迎的展位,每天都是开着关着,人从来没有停过。”
-不幸的是,版权输出是“零”
当年的展品中,“多为在中国出版的中国文献,包括毛主席著作;此外,还有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英文书和艺术品;德国文件很少”。书“印刷质量不好”。“我们带来了一些‘小册子’形式的出版物,它们不是西方概念中的书籍。”不过中医、针灸、武术、烹饪方面的书籍,以及一些中国画的画册都很受读者欢迎。
“一般来说,法兰克福书展上的展品是不允许当场出售的,但是当年德国人强烈要求购买,所以博物馆关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卖展品,几乎所有有中国特色的展品都买了。荣宝斋的水印专辑和徐悲鸿专辑中的《奔跑的马》从此在西方传播开来。”新中国的出版业第一次出现在西方。“当时我不熟悉版权交易,也没有参与国际版权协议,所以没有从事版权贸易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和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和书商讨论书刊进出口贸易。在书展上,我们下了大量订单。1956年,我们的进口额为180万英镑,比1955年高出近三倍。这是中国出版物第一次在法兰克福大规模出现,引起了西方书商的兴趣,收到了很多订单。”
——感觉:西方对中国了解不够
在1956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展台上,西方读者问了许多“新鲜”的问题。“很多人问我,你们女人还是‘三寸金莲’吗?男人还扎辫子吗?.....当时的中国书籍多为繁体字,纵向排列。有读者问我,第一行是从下往上读,第二行是从上往下读?”这些都让人深深地感到西方对新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陌生。曹剑飞告诉记者:“当时中国的海外购书任务都是以‘中国国际书店’的名义进行的。我们第一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参展商名单中,我们使用了“国际书店”的汉语拼音。很长一段时间,国外的出版同行都不清楚‘国际书店’是不是公司。在我们收到的海外信中,收信人会写‘书店先生’。”
标题:[陇文化]法兰克福书展劲吹中国风 中国首次担任主宾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