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样板戏的前世今生:扮演的远不止是戏
本篇文章1450字,读完约4分钟
《样板戏史记》这本书为样板戏和样板戏的生活留下了详细的史料,因为“样板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戏曲,它如此深刻地固化了那个时代的大众娱乐模式”。
文儿马
前几天在电视上又看到了佟湘玲。但如今,他并没有以《智取虎山》中孤独的英雄杨子荣的身份出现在银幕上,而是以一个石膏品牌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他的歌词已经从“披着美丽的森林,穿越雪域,直冲云霄”变成了“痛、痛、糊、早、易”的呐喊。
而当年在舞台上一个人走进敌营的英雄,现在都是广告代言人,可以反映出目前样板戏的尴尬局面。如今,30岁以下的人很少听说过童香玲,其中,完全看过《智取虎山》或八大样板戏中任何一部的人就更少了。所以,佟湘玲的膏药不是很有销路。然而,粉刷是小事,历史是大事,年轻人不熟悉样板戏,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一个失落的时代的冷漠,以及空缺乏历史记录。
样板戏和历史有什么关系?有人可能会问。事实上,关于样板戏与历史的相互阐释和纠缠,前人已有不少著作,如戴的《样板戏的沉浮:江青样板戏及其内幕》。但这类书的缺点之一就是作者总想在历史中扮演“克星”的角色,总喜欢从破译历史的角度来解释样板戏的“政治机密”,所以“贬义”多于“有利”。另一派认为,样板戏是现代的“国粹”,是不可批判、不可质疑的“精品”。于是,标准打开了,样板戏BLACKPINK出现了,打闹和叫好的喊声此起彼伏。一方面样板戏被骂没出息,同样有人捧上天。不幸的是,在人们的激烈辩论中,被讲述的不是真正的样板戏。
那么,到底什么是样板戏呢?在史永刚和张凡的《样板戏史记》中,对样板戏的刻画是比较客观的:“样板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的不仅仅是戏剧,它如此深刻地固化了那个时代的大众娱乐模式。”毕竟样板戏还是一种戏剧,唱歌剧和去歌剧院都不是那个时代的ktv和演唱会。
然而,戏曲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自清代以来就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据《样板戏史记》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四个徽州班去北京为皇帝祝寿。没想到老戏迷乾隆看完了还看,戏班也安下心来,形成了京剧的雏形。1840年以后,清朝的国运日渐衰落,京剧却日渐成名。慈禧太后怀疑《宫中戏》的剧目杂,于是宣布将自己喜欢的昆剧变成随机戏
是“帝王剧目”,堪称中国戏曲第一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创作现代京剧,各种优秀剧目也相应出现。1964年,京剧团的现代京剧《芦荡火》受到最高管理层的好评,毛泽东提出修改意见,将原来的“芦荡火”改名为“沙家浜”,并幽默地解释说:“芦荡满水,革命之火怎能燎原?何况当时的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而是火焰。”对此,现代京剧开始了模式化的进程。
然而,直到1964年至1966年江青发表《论京剧改革》之后,样板戏才最终被修改并固定在一个雕像里。江青曾经组织、参与、处理过沙家浜等作品的改编、排练等一些后期处理工作,所以这些作品都标有“江吉”。
和慈禧一样,长期生活在大幕中的江青,除了看戏和“革命”,似乎找不到其他消遣。久而久之,革命和歌剧就被人为地混在了一起,之前的所有流派和人声都被彻底推翻,只剩下“模特”。《智取虎山》剧组的一篇文章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学校?什么流派都不是,干脆说:革命!”196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实施毛泽东文艺路线的光辉典范》的社论后,完成了“京剧-现代歌剧-典范-革命”的样板戏进化论。
这一时期的各种历史奇闻记载在《样板戏史记》中,为样板戏留下了详实的史料。“西藏的名山都是人传的,大多经过城市。”这份功劳,且不说千古流芳,至少是对后人的一份敬意。
标题:[陇文化]样板戏的前世今生:扮演的远不止是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