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曾经风光一时的手艺 如今只剩小部分农户坚守
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在云南省大湾县大湾镇五星村,61岁的朱仍在用他娴熟的双手将数千根草绳编织成质地光滑、质地细腻、夏凉冬暖、粗细适中、柔软耐久的横编地垫。朱说,这织法是爷爷传下来的。时至今日,朱的子孙还在生产和销售自己。有了这种独特的祖传手艺,朱的祖先世世代代以织席为业,成为当地有名的织席世家。据《云浮日报》报道,如今,横井溪作为云南的传统手工艺,已被列入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朱家一样,几代农民都从事过织布业,朱、、黄兆邦、黄等家族都成为这个项目的继承人。
传统工艺有19道工序
据云南省文化厅介绍,作为当地传统手工草席的典型代表,该县生产的草席最独特的特点是由水田种植的“三角草”(方形草)和旱地种植的“石草”(圆形草)制成。这种席草一年种两次。每年农历“立春”季节种植,在“五五”、“中秋”前后收获一次。黄麻是另一种编织交叉经垫的原料,种植在莲潭、河口和大湾镇。
据传承人介绍,制作十字经垫虽然需要垫草(圆草、方草)、麻线等简单的原材料,但制作需要木机、纺纱机、草叉等设备和工具。从种草收割,到打草、晒青、分拣、割麻、撕条、晒青,再到纺纱、割竹、织布、喂草、割竹、成型、修边、打结、整理、晒青,一个产品至少要经过19道基本生产工序。
两人合作编织了一个漂亮的座椅
用来编织横经垫的木机也很独特,当地人称之为木机或“席床”。木制机器由两部分组成,即垫子和垫子,两者都是由硬而重的木头制成的。另一个辅助工具是竹片做成的草叉,比草席的宽度略长,约四英尺五英寸,头上有一个叉,用来穿过稻草,穿过席床的麻线口中间编织。
据传承人介绍,在编织十字经垫的过程中,操作要领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配合,喂草位置要准确,草叉要快速拉回,双手在抬毽子压草时用力要均匀。一般熟练工一天能织两三个横经垫。普通的横经地垫需要2000多棵细草,1000多棵粗草。如果织出有图案和颜色的草席,就要将席子烘干,分出粗细,染上想要的颜色,由师傅设计图案,然后交给工人按样织席。在云南县草席的生产历史上,有一种花席,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被复制,以至于丢失。目前生产的草席产品基本都是横席。这个县生产的横经垫通常是用原始的草原颜色编织而成,不添加任何染料。
清末民初大量出口
据记载,清朝中期,云南县的草席很有名。因为当地的地垫是以垫草为纬,麻绳为经,所以也叫横经地垫。它的质地远远优于沿海地区生产的。清末民初,东莞商人借助云南草席的名气,在该县莲潭设立了村落。除了床垫,还有挂垫和地垫,装饰有山水、鸟兽、花草和图案,用于铺床、垫地和挂墙。垫子的长度从十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出口到国外,即所谓的外国垫子。年出口值几万元,是全县最大的出口产品。
1965年,云南县政府动员发展农村副业,全县16个公社种了席草。1966年,地垫总面积为3264亩,全县生产地垫47万张。直到20世纪70年代,农业生产强调粮食为关键环节,席草种植减少,席草产量直线下降。到1988年,该县席草种植面积减少到643亩,席草产量仅2000多张。
目前,云南县大湾镇只剩下一部分姓朱、姓黄的农民,他们仍然保持着种植席草的习惯和编织十字席的传统民间手工艺。
标题:[陇文化]曾经风光一时的手艺 如今只剩小部分农户坚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