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本篇文章3352字,读完约8分钟
西方有句话:“20岁不是左派,就是没良心;如果30岁了还剩下你,那你就没知识了。”在我看来,鲁迅20岁,胡适30岁。至少现在我们知道,黑白是非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只有一个灰色区域。
《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不是一部系统的专著,而是作者众多文章的集合。但由于主题侧重于胡与鲁的比较,如果不要求对全书进行系统的、逻辑的渗透,将此书视为专著也不无道理。此前,作者因《刘文典物语》而在学术界成名,并得到学术界前辈的认可。这本书里不仅有这篇文章,还有其他比较路虎的文章。因此,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充分,与路虎的比较也更全面。
在我看来,路虎作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当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而,他们的出发点、侧重点、侧重点和解决方案却大相径庭。它们有太多不同的属性。
路径分析是准确的
书中有三篇文章,分别论述胡适的宽容主张和鲁迅对宽容与宽容的反对。在这里,邵剑用鲁迅提倡的“明辨是非”和胡适自省的“义怒”来概括,颇为准确生动。比如鲁迅,主张是非要分明,好恶要热烈,他一直坚持,而胡诗泽则是自省,怀疑自己,他警惕的“正义之怒”意味着“自己的主张是绝对的,一切与我不同的意见都是错误的”。西方有句话:“20岁不是左派,就是没良心;如果30岁了还剩下你,那你就没知识了。”在我看来,鲁迅20岁,胡适30岁。至少现在我们知道,黑白是非之间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只有一个灰色区域。
邵剑在这本书中对路虎道路的分析相当精彩。胡适的道路是一条政治解决之道,即通过宪政规范国共两党的权力,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而赢得民主和自由。鲁迅的路是改造国民性,走启蒙之路。谈到路虎的《荷泽》,作者似乎忽略了胡适言论的启示。胡的大部分政治主张都是通过报刊杂志公开传播的。对于读者来说,他所信仰的思想和传播的思想的启示是不可忽视的。正因为如此,胡、、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倡导者,在青年学生、读者和公众中享有盛誉。众所周知,胡适在京任教时,“我的朋友胡适之”一度成为一个流行的名词;根据一些文化元老的回忆,胡适在民国时期非常有名,一度被称为“现代圣贤”。
邵剑在书中对路虎批评方法的评论相当准确。比如胡适急错人,鲁迅针锋相对,以眼还眼,等等。在我看来,邵剑对鲁迅骂人的方法和思维的技术梳理,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比如在与梁实秋的笔战中,鲁迅的战术包括偷换逻辑概念、以花代树、跳过意义(302,303页)等。,以及嘲讽胡适时误引原话(268,269页,是否有意不详)等。感谢邵剑对鲁迅骂人手法的分析,让读者了解“鲁语”的手法和弊端。
除了邵剑的叙述,我想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比较胡适和鲁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胡适几十年前发出的声音,可以作为我们从事社会改良和政治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其次,新中国成立后,胡适的形象和声誉都被贬低,他在历史上的作用不仅消失了,还被污蔑为“资产阶级反动文人”。建国后,由于毛泽东的赏识,鲁迅的地位被有选择、有意识地抬高了。所以,邵建的“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和鲁迅”,把路虎和陆璐相比较,只是当前历史阶段形成的文化现象的结果,如果打开时间距离来观察,这种比较未必适用。
在我看来,鲁迅的成就主要在于文学,而他的思想贡献属于形而上的哲学。在这一点上,借助翻译,他从西方哲学家和尼采等作家那里吸收了很多营养,经过消化吸收,有了一定的独创性。胡适的贡献在于系统地介绍和引进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和宪政,并以自己的方式把这一整套西方文明体系介绍到中国,而没有多少独创性和超越性。胡适在有意识地进行西方文化引进的同时,实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延续了他的大半生。可以说,胡适用自己的努力推动了文化变革和社会进步。胡适晚年自称“中国文艺复兴之父”,这也是我认为的原因。
精神自由和片面的深刻
在《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中,作者区分了自由主义者胡适与一生追求自由的鲁迅。(本书33页)但是,作者最大的一个缺陷是,他没有明确政治哲学和法学中权利意义上的自由与形而上的精神自由的区别。自由这个词,在鲁迅看来,是一个没有搞清楚、搞混的问题。众所周知,形而上的精神哲学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比如东方的老庄、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还是可以被人们重视的。鲁迅的很多思想,因为是形而上的、纯粹的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影响其思想的尖锐性,在今天已经被读者和研究者所认可。鲁迅的“自由”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绝对自由。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更适合形而上的思考和文学表达,但不能视为现实政治和社会中的权利诉求——后者属于形而上的层面。换句话说,虽然鲁迅也在倡导权利自由,比如言论自由,但鲁迅显然不理解保护个人权利所需要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以及使用自由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些方面正是深受美国文明渗透的胡适所擅长的。
鲁迅的精神自由作为一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追求,可以看作是个人直观体验或学术成就的表达,以及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类似于宗教哲学中的一些概念。然而,它与实际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说到现实层面的实际操作,由于社会的高度组织化的互联网关系,会比纯粹的学习型精神体验和知识判断复杂得多。歌德在《浮士德》中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的金树是常青的!”在很大程度上,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所谓国民性)、经济等方面的建立和完善是相互推动、相互作用的。
孙瑜先生、曾云、鲁迅都有极强的痛感。就是这种难得的痛苦,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痛苦让鲁迅从内心激发出最强大的力量,以最激烈的方式对抗外界的压迫,这种压迫不仅包括政治,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所以在鲁迅的情况下,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紧张的,甚至是对立的。它的思想来源很可能来自尼采。在我看来,鲁迅与外界的紧张对峙是他对“恨政”(云朱)和怨恨伦理的反抗之源。换句话说,他的痛苦激起了他对外界的反抗。鲁迅在使用这些力量的时候,树立了太多的假想敌,乱举长矛。
所以鲁迅的长处和短处是紧密相连的,很难割舍。他罕见的痛苦使他在组织化的社会结构和专制统治下对个人的政治压迫的独特人生经历中,表现出文学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瑰丽和灿烂的色彩。《野草》是他作品中一部迷人的杰作。而他批判人民劣根性的小说《阿q正传》,也能在情感上引发我们类似的体验。然而,鲁迅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人身上,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对于鲁迅来说,他的痛苦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但这把双刃剑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使他的内心与外界的关系过于紧张。
“先验清晰”与老年退步
这本书的另一个不足是没有回应和解释鲁迅的“片面深刻”和胡适的“先验清晰”。而这是比较两个人时不应该忽视的问题。在我看来,鲁迅的深刻更多的体现在他的形而上的思考,而不是他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胡适受到一些人(如唐德刚)的批评,是对胡适缺乏同情的一种理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最基本的态度就是把他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观察。在我看来,胡适是一种“经验变先验”。他的老师杜威提倡实验主义,胡适继承了。胡适早年在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弊病有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路虎和路虎几乎是一样的。在美国留学,后来成为驻美大使的经历,让他对美国的民主制度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了解。胡适对自由、民主、宪政的理解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经验到先验,从亲身经历(尤其是亲身经历美苏差异之后)到学术认可。
此外,胡适晚年偏离了自由主义者的行动路径。从与吴国桢的争执、三次五次辞去《自由中国》的出版者,到对雷震事件的态度,胡适都表现出老年人的衰老和背离自由主义原则的妥协与软弱。这可能与胡适的性格和他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有关。胡适从来就不是一个斗士,他缺乏长期直面权力的勇气,也缺乏与权力彻底决裂的勇气。蒋介石当面问“你是刘文典”,就像刘文典立即回应“你是蒋介石”一样,于是他被蒋介石逮捕了。这种行为在胡适身上很难做出。
此外,在对路虎的研究中,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路虎早期的生活和性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两人从小都没有父亲,婚姻是听从母亲的命令,维持旧式婚姻。然而,相似的童年造就了他们在性格和许多其他方面的巨大差异。原因是什么?也许,心理学上的解释可以启发我们。
标题:[陇文化]文化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