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遇见杨河村
本篇文章1531字,读完约4分钟
桥下的那条河叫血水河,阳光照耀在水面上,像十万朵来自血水河的瓢花。目前是瓢花开的季节。山坡上,河谷边,屋前屋后,到处都是低矮的瓢花。小花,素白,挤在一起,是一派恢宏的景象。
河边立着一座亭子,黄草像麻纤维一样垂着,原木做足,有点落寞,但很古典,像魏晋时期一位在这里读书的著名学者。
田野里,小麦变黄,玉米拔节,油菜籽饱满,土豆开花。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当季节到来时,万物各司其职,地球丰富多彩。小麦、玉米、油菜和马铃薯是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的作物,与中国文明史相一致。冬去春来,历经寒暑,给人带来营养和安心。那么,瓢呢?它生长在那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瓢顽强的生命力,子子孙孙的繁衍,而今天,它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繁盛的植物。人一见面就讲究缘分。在自然界,植物在哪里定居取决于命运。
走在桥上,从栏杆往外看,依旧是群山环抱,但洋河村却是一片空旷的平原,白墙蓝瓦,农家乐错落有致,气氛优越。在靠近公路的村子里有这种气质是合理的。桥的另一端是一条宽阔的农场小巷,通向洋河村的每一户人家。远远的,我看到角落里一户人家的墙上爬着一株红色的野蔷薇,诗从心里涌出。
当我走进小巷时,我感到有点突兀。又宽又长的道路如此干净,以至于你找不到一张纸。我担心鞋子又脏又脏。这种洁癖在农村几乎是奢侈的,但在洋河村就有。整条小巷看不到几个人,静悄悄的,但两边木栅栏里的花都盛开了。再往里走,每个家庭的墙壁上都覆盖着野蔷薇,令人兴奋的粉红色,簇簇和云彩,太温暖了。我觉得可惜,真的想劝他们开慢点,留些实力来应付末世的千年风病。但只能是花神的权威。只是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花开富贵,好人生就出来了。只有过上好日子的人,才会有闲情建造庭院,修剪篱笆,种花,让生活更加精致。
巷子里有小巷,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干净整洁。我真的很想挑个雨天,撑起油纸伞,然后慢慢走过这些巷道,不是为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背负着忧愁,而是为了这个村子的干净,为了花开花落。当时的花在雨中枯萎了,花瓣散落一地,让美丽和悲伤看起来都不一样了。
我停在一扇半开的朱红色大门前。这所房子的屋顶是由多花蔷薇建造的。女主人出来热情地迎接我,我抱着一棵开满鲜花的树走了进来。金银花的香味扑面而来,我环顾四周。原来每个角落都长满了这种绿色的藤蔓,淡黄色的忍冬像一盏灯一样落在藤蔓上。院子不大,竹篱一分为二,种着经常吃的蔬菜和花草。百合丢了,萱草忘了。住在这么小的院子里,就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房子很宽敞,家具也很新很整洁。有独立的抽水马桶,这在农村和城市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女主人说,只要人努力,就没有收入。如果他们过得好,他们必须让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适。洋河村一半以上的家庭都建了这样的厕所。女主人说得对。国家全力支持农村发展,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种养出去打工可以让生活更富足。
土色的农耕文化墙覆盖着各种农具,如木犁、镰刀、耙子、风车、铲子、簸箕和磨盘。我用手一个个抚摸着它们,农忙季节的景象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强壮的庄稼汉拉着牛,光着膀子犁地,用镰刀割麦子,磨磨面。他们汗流浃背,却面带微笑;作为黄牛很累,但是很享受。土地是根,食物是生命,没有农民看到收获会累。即使是现在和未来,农村也是一天比一天好,现代化的工具取代了祖先们曾经坚持一辈子的农具,但保护土地的初衷应该不会改变。墙上的农具不仅仅是农具,是历史的传承,是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印证。洋河村的人明智的把它们高高的挂在墙上很久。路上总要回头看,总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去了哪里,你会得到更多。
从巷子里出来,看到雪水河对面的亭子,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名字:守望亭。站在里里外外的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洋河村的家和通往外面的路,真的是一个抛开乡愁的好地方。
标题:[陇文化]【百花】遇见杨河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仰望祁连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