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反腐规律”失效凸显铁律回归
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反腐败法的失败凸显了铁律的回归
喜欢用人民总结的各种反腐法律来分析中国反腐现实的人,可能会越来越无法理解中国的反腐,因为那些反腐法律在现实面前已经失效,根本无法解释当前的反腐现实。
比如有人总结的反贪法,一个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退休,就是安全落地,就算有问题也不追究。然而,来自中央纪委的消息打破了这一规则:原湖南省政协副书记、副主席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调查。6月19日,杨正式退役,仅一年。之前调查过几个退休高官。只要屁股脏了,退休还是要调查的。人退休了,问题不会被清除,自动清除。权力留下的痕迹,在他们执政的时候是不会抹去的,也没有调查和追究的豁免权。
再多的反腐法律也比不上一个基本的反腐常识:天网缓慢而执着,只要你滥用职权,乱伸手,你就要付出代价,无论何时,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有多大。反腐败没有其他法律可循。唯一的铁律就是你伸手就会被抓。
专家喜欢总结各种反腐法律,热衷于从纪委过去查处的案件中寻找一些能分析趋势,预测未来的法律,从而判断会发生什么。人们总结了许多听起来合理的规则:例如,59年的腐败现象,哪些职位是腐败的高风险职位,党报上的公开报道可以预测官员的政治生活,如果惩罚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官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安全。网上的谣言被官方造谣后,说明官方已经安全通过。还有,纪委的干部一般都是安全的,自己人不查自己人。
各种反贪法律都是人们基于过往经验和现有案例的认知。这些法律确实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能够解释一定时期内的一些现象,但是在它们的背后,却反映了人们对反腐的不信任:他们不相信腐败会被抓的法律和铁律,而是相信有很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因素会影响反腐。人们并不是根据一个官员的行为和规律来判断反腐趋势,而是根据权力潜规则和人治思想来总结判断:只要出现在“新闻网”和党报上,就是安全的;只要官做到一定程度,上面的顾忌就不会调查他。
也就是说,这些法律是按照人治思想总结出来的,没有法治反腐的影子。我不相信贪官会被完全依法查处。有无数无形的手在法治之外操纵着法律。人们过去常常根据这些反腐败法律进行判断,他们也可以尽最大努力。这些反腐败法律的效力和功效反映了法治铁律的弱点。
然而,在当前以治标不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风暴中,过去的法律已经失败。比如官方的命运,从党报官方报纸的报道上是永远看不到的。今年3月,当中央纪委宣布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时,舆论非常惊讶,因为当地的官方报纸也在姚被撤职的当天刊登了一篇由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姚木根署名的文章。副省长被调查的时候,当地官方媒体并不知道。
不了解真相的公众早就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通过党报、电视上的新闻来判断关于官员腐败的谣言是真是假,把党报上领导的排名和长相作为政治的风向标。如果网上有传言说某官员被调查了,人们会去官方报纸上看看这个人最近是否出现在报纸上,是否出现在电视上,是否公开出现在事件中。如果出现,说明那些谣言可能是假的。如果没有出现,可能有问题。从南京前市长季建业到江西前副省长姚木根,这个规定完全无效。
人们还认为,如果在网上调查一名官员,但该官员很快传言该官员没事,过去人们认为该官员已经安全通过。从对刘铁男的调查,到最近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原局长宋建国的倒台,都证明这个规定是不靠谱的。两年前,宋建国被传涉嫌腐败并接受调查,但该官员很快驳斥了这一谣言,两年后谣言成真。这是好事。反腐败法是人治思想下的扭曲现象。各种干扰必须消除,回归伸手被抓是唯一的反腐常识,也是吏治的铁律。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5月29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反腐规律”失效凸显铁律回归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我喜欢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