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敬称、谀称与“贿赂”
本篇文章1898字,读完约5分钟
开智
张郎郎写道他在监狱里:在这个地方,我们叫警察队长和士兵班长。(《七十年代》,第118页)。犯人什么都没有,给看守的都是好东西。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让他们当官。最大的狱警是队长。来监狱工作的级别最高的人,大概是那个时候的班长。
这是敬语还是贬义?
网上有一篇文章叫《杂谈》,作者列举了很多贬低的例子:80年代,乡镇企业的人到城市去政府机关工作,遇到人就叫主任。去市场买菜,去商店购物,尤其是旅游景点,想做生意的人会叫你老板。在笔者看来,这些董事、老板的头衔不能算是敬称,而是叫贬义头衔。
作者提到的敬称,在语言学上叫做敬称。敬称和贬称有什么区别?上面的作者说他也不懂。标题内容丰富,意义丰富,应用广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许正因为如此,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惑。《称谓杂记》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帖子。以下帖子中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把敬称和贬称混淆了。有些人把你心爱的人,你的女儿,你的小姐当作尊称。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把你列为敬称。这种混乱的说法源于这样一个混乱的想法:贬义词和尊称的区别在于用户的心态。
说这话的是一个台湾网友。按照他的逻辑,如果我利用你和你说话,我会像表面上的乐器一样尊重你,我的心里会充满刀剑。那么,你就是一个人称代词。根据这个推导,任何敬称都可以是敬称,敬称与敬称的转换完全取决于用户暂时的好恶。显然,用心态/主观意识来区分称谓/客观事物的性质,只能导致唯我论。这让我想起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思想如果能杀人,全世界的人都会死。这个台湾同胞能活着说出这样的傻话,就足以证明那种不屑尊重的心态是荒谬的。
最近看了几本语言学方面的书,试图谈谈敬语和贬义词的异同。光荣和贬义词都在互相抬高。荣誉称号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贬义称号是不顾事实的。杜杜甫工部是敬称,杜杜甫史郎是贬义词。郑板桥当县令时,秀才称之为父师,士绅称之为父台,是对县太爷的尊称。如果说《儒林外史》中的匡任潮看到郑先生喊公祖,那不是无知,或者知府、知府都叫公祖。
也就是说,张郎郎队长和班长的称谓绝不是尊称,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绰号。
一般情况下,自尊自爱的人是不会拍马屁的。张郎郎等人入乡随俗,因为当时的监狱当局可以把你关起来,背对着你,甚至判你死刑,当场处决。“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犯饶瑞农在回忆录中说,当他被迫留在劳改营(南京第四机床厂铸造车间)就业(当电焊工)时,在同一家工厂工作的徐小燕家里出现紧急情况,在某个休息日享受恢复的公民身份。他没有向工厂请假就回家了。结果他以逃跑罪被捕,但手铐脚镣不算,被禁闭。厂长王来到禁闭室进行启蒙教育。徐小燕没有奉承,只是解释道:我是公民,所以我在休息日离开工厂时不用请假。在王眼里,重新获得公民权的犯人还是犯人。两个人是情侣。政委大人被戴着脚镣的许踢了一脚。因此,二十几岁的刨工被判死刑。全厂大会点名,宣判,当场执行。(《出于恐惧,913事件40年》,《回忆》,第75期)
面对这种法西斯,扭曲是自我保护和生存策略。余洛克不也是监狱里的班长吗?(《七十年代》,第120页)其实监狱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每个人都编织成了单位的网络。孩子的上学,配偶的工作,我的升迁,荣辱,甚至生死,都与是否服从有关。你不要揭发检举,不要审核账目,不要歌颂,不要低头,总之不要拍马屁,好吗?
称谓分为正面称谓和背面称谓。称谓也可以分为面对面称谓和背靠背称谓。面考对被考者有利,但面考必不可少,说一套,背后说一套。那些当面叫队长班长的犯人,扭脸就干队长班长八代祖宗。背诵的情况比面授更复杂,有的是出于习惯,有的是出于恐惧,有的是出于崇拜。我曾经认识一个平壤大学的老师,他来语言学院深造。当我提到金日成时,他总是爱他的父亲。当然,背诵的人是出于习惯和恐惧,而其他人则是三种心理的混合体。
不管是面对面还是背靠背,都让人联想到贿赂。贿赂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这叫语言精神贿赂。精神贿赂比物质贿赂更可怕,不知不觉就深入人心。简单易操作,所以易操作,风靡全球。
文化大革命以来,监狱里的称谓变化很大。新时期常见的监狱看守职业称为:张观(教),李悌(审)。对于不熟悉的狱警,犯人统称为政府。报道政府是这个结中最常听到的词。对于政法大学的实习生来说,犯人被称为班长。
新时期的进步在这里一目了然。张观·李蒂表明囚犯和看守之间似乎有些平等。虽然政府将个人提升为权威,但头衔比队长、班长丰富得多,揭示了囚犯对监狱当局的要求和希望。
“班长”一词虽然沿袭了70年代的老习惯,但仅限于实习生,适用范围大大缩小。与时俱进的学者会从这份传承中挖掘出中国监狱管理日益人性化的一面。
(摘自《南方周末》,2012年6月14日)
标题:[陇文化]敬称、谀称与“贿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记忆如落英飘远
下一篇:[陇文化]国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