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读《理解万岁》:“理解”已不仅仅是句口号
本篇文章1623字,读完约4分钟
那是在1985年的夏天。在北师大礼堂,22岁的大学生军官刘墉写下了“理解万岁”四个字。当时他是一个受过血与火洗礼的实习排长,刚刚从祖国南疆凯旋归来。今天,他已经是部队的高级干部了。最近出版了《理解万岁——口号主持人的回顾与思考》一书。
时隔26年,他想告诉人们,当年他为什么要写“理解万岁”这几个字,叙说自己多年的感受和想法。
1983年,即将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刘墉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选择:大学毕业后,他穿上军装,踏上了充满牺牲和挑战的第一线。这种以笔从军,以己之身立国的精神,在当时也做出了不少人生颂歌。
胜利后,刘墉和其他六名战士参加了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组织的“保卫边疆、奉献青年”讲师团,并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告别猫的耳洞,登上讲台的时候,烟远了,掌声和鲜花也到了,刘墉的思绪滚滚而杂。
在与首都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青春如火如荼的激情,但也感受到了青年学生对一线战士的认识有限。“青年学生对前线战士的理解可能是一种感恩的理解,因为他们认为流血牺牲是‘太崇高’的民族事件,是理所应当的,不能与青年学生有精神上的联系;还有功利主义的理解,因为他们认为,‘军人之所以这么勇敢,无非是为了立功。"
对于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士兵来说,这种理解让他们很难过。
“为了让年轻一代的心灵产生共鸣,我在千人的大礼堂写了《理解万岁》。”刘墉写道。
可以说这个口号是在战争背景下提出的。最初,倡议者只希望通过这四个字,后方的年轻人能够真正理解和认识前线战士流血牺牲的精神实质。令他惊讶的是,两天后,一篇名为《善更》的评论员文章在5月17日登上了《中国青年报》的头版,标题是《理解万岁》。文章呼吁全社会给予青年军人精神上的理解,呼吁亿万青年点燃奉献祖国的理想之火,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价值。
而且这样一个从具体事件中提出的口号,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很快被人们认可和引用,以至于被称为整个国家,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明白为什么万岁?”在刘墉看来,这不仅是口号本身的意义,也是口号背后的内涵与社会价值的融合。20年来,从思想领域到人际交往,从个人到集体,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这已经成为共识。
如果说原来的“理解万岁”只是某一个群体的呐喊,那么现在被人们广泛引用的“理解万岁”的内涵,已经从原来的“理解和认识”被广泛拓展,演变为多元化发展和互动宽容的理念和行动。它的现实意义在于,“理解”有助于人们主动适应冲突。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有人撰文呼吁在“后汶川时代”重温“理解万岁”。这“说到底是促进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必要的思维高度”,可以用“理解”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美好、最高尚的精神财富,也应该给予最真诚、最令人敬畏、最深入的“理解”
作为提议者,刘墉也想到了这个口号。他在书中解释说,人的一生都在“理解”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理解,其实就是对生活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在价值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再回到“万人一书”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世界上的人们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对方——去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发展和我们的社会发展才能真正面对真善美的维度。
然而,作者很清楚“理解的困难”。由于文化碰撞、信息变异、言意矛盾、立场不同,人们关闭了理解之窗,精神情感无法交流。为此,人们需要搭建一座理解的桥梁,通过宽厚待人、推己及人、权衡利弊、交心自省等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理解,创造属于整个社会的幸福和快乐。
事实上,在过去的26年里,口号的提出者和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从“理解”中体验到了幸福。今天,战争的记忆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甚至年轻一代对那段历史也几乎没有什么感知。然而,对“理解万岁”和“理解万岁”的认同却穿越了空时代,超越了口号本身,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挥之不去的内心渴望和精神气息,也成为了80年代
所以26年后,刘墉仍然说“理解万岁”。严肃的
标题:[陇文化]读《理解万岁》:“理解”已不仅仅是句口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