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早年的金城河南狮子
本篇文章1684字,读完约4分钟
舞狮是中国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到了汉代才流行起来(汉代李瑟娥《乐志》,孟康注)。每年春节打社火时,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都有舞狮的传统,以长江为界,分为南狮和北狮,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河南以舞北狮闻名,将狮子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文狮”的温柔风度与“武狮”的勇猛性格有机结合。
来兰州表演的河南“狮子”,可以追溯到解放前1947年8、9月河南人在中山森林的舞狮。气势之大,观众之多,真是给河南人看了,给当时的兰州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记忆。
解放前兰州人口只有十几万。河南人屈指可数。抗战胜利后,在连带关系下,背负重担走街串巷的河南人逐年增多,在兰州生活、生活。越来越多的外地移民也为兰州增添了新的活力。
孩子们经常听高老先生的话,他在中华购物中心(现在张掖路驻军家属院以东)经营一家做文具生意的商店。每年春节都会有一场社会大火。除了兰州当地的太平鼓、跑干船、唱大鼓之外,兰州的会馆和老乡们都集资绑铁芯,积极组织社火踩高跷参与。当时舞狮是兰州打社火时必不可少的节目。但是狮子除了在地上打滚跳,追着扔下去,主要还是看带绣球的领头狮子干净的拳头和脚。他的演技平平,没什么特别的。而且狮子做工比较厚,狮子皮也是生麻做的,颜色是绿色的,不亮。大约在1946年,几个河南人带头,和几个较大商家的店主联手,动员大家集资成立河南快乐社。早期的组织者包括洛阳、偃师和许昌的几个人。俱乐部位于四步街河南院(现工行所在地酒泉路中匈大厦赛博广场北侧)。还约定在明年8月的庙会上把“狮子”从河南带到兰州玩几天。这件事解决后,乐瞳俱乐部专门派人到河南老家要求舞狮,并购买鼓、狮子和道具。当时兰州的河南人情绪高涨,有钱的人出钱,没钱的人特别积极团结。
当时的中山林(现位于白银路甘肃日报以东)是兰州少有的绿洲,中间矗立着一尊孙中山铜像(解放后迁至五泉山公园中山堂),周围是农民的菜地,夏天的茶馆是人们乘凉放松的好去处。舞狮的位置确定后,前几天开始拿旧杆子,瘦小伙拉着提着。在舞狮风格的指引下,我架起了一根笔直的高杆,四周用粗麻绳拉紧固定,杆的顶端横向绑着一根短杆。记得四条腿朝上的方形方桌被绑在短杆上,农村用的几把铡草机被绑成一个方口。当时人们称之为南门,一面插在顶部。各个地方和周围的麻绳上点缀着红绿五颜六色的丝带和丝绸,既漂亮又醒目。两根绳子做的梯子垂直斜拉在旧杆子上。当年我拿老杆子的时候,很多人都被吸引过来看,消息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甚至远在高栏山、西固、十里店、东港镇的人都知道河南人在中山林打狮子。
舞狮那天,天气很好。上午10点左右,四面八方一米左右的鼓点被敲鼓,大钹大锣响。十多面三角龙旗和刀旗在风中飘扬。三眼大口径短枪(用铁管绑着三根钢管做眼睛,里面装满火药,引起枪在眼睛里扭动)时不时发出很大的响声,鞭炮发出响声,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为了开始游戏,尖棍(棍上有三四个铁环,环上连着一根小木棍)摇摇晃晃,嘎嘎作响。老干面前摆着五六张方桌,邀请了十多位兰州名人。桌子上有被子,红纸包着银元。在锣鼓声中,音乐社社长先说了几句话,放鞭炮。三眼大口径短枪向四面八方响起,并向舞狮者敬酒。领头的狮子手持带铃铛的绣球花,穿着武士服,打了一个轮子,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转动空圈,并在狮子身上跺脚。狮子头跳了几下,摇了几下,掌声响起,因为金狮头很大气很漂亮,狮子的睫毛一闪一闪的,眼球好像在动。三个大绣球用彩丝绑在头上,狮子的下巴不停地倾斜,带动嘴巴的开合。狮子的皮肤一抖,它的尾巴就会摆动。狮子龙头大侠先跳上斜绳梯,带领两人组成的狮子爬上软梯,在绣球花飞舞下爬上老杆子顶端。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在牵动着观众的心。
当天演出结束后,当地名人给舞狮的人套上红色(被套),并给了他们一笔银元的奖励。演出持续了三四天,每天人头攒动。有人带着高栏、榆中、红古的老人和孩子,去兰州看河南人的舞狮表演。一时间,河南狮子成了兰州人“吵观”的主要内容。舞狮之后,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因为来兰州的河南人逐年增多,在省政府门前的中央广场组织了一场舞狮。当时有三四十张长椅。有两层,每层都要年轻人拉,也很壮观。
标题:[陇文化]早年的金城河南狮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兰州城隍庙的“铁算盘”
下一篇:[陇文化]那有关贺年卡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