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的桥
本篇文章1725字,读完约4分钟
人生在天地之间,有河就有桥。桥是矗立在河上的建筑,是人、畜、车马通行的便捷道路和途径。桥梁历史悠久,因为人过河需要桥,大河需要桥,小河小溪需要桥,小溪沟渠可以跨过去。所谓横流飞渡之事,也需要靠桥台缆索才能成功。元代马致远写的《天净沙》中,“死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凄凉寂寞。桥近人,河道狭窄,流水潺潺。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不同风格的景象或画面。诗经里的白舟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水面上似乎没有桥。在水汪汪的河里坐船,是通向彼岸的脚力,既现实又诗意。最初的桥非常简单。一两根圆木从北向南过河,人就可以安全过河了。完全实用。关于审美技术,只有人“起来”“发财”了,才越来越“拉”起来。
在兰州,黄河南北分开,河水从西向东流。古黄河,似龙,有暴戾不羁的气质。生成具有原始冲动和野性。很难在他身上架起一座桥梁。俗话说“沧海横流,英雄本色”,古往今来的英雄都难以抑制自己要在河上建桥的强烈愿望,黄河支流上的桥还是很多的。比如木桥、石桥、板桥、土桥、旱桥、跨栏桥、吊桥、浮桥、卧桥、铁桥、飞桥等。,可谓是千变万化,就像八仙渡海一样,各展所长,尽职尽责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和功能。
兰州的桥梁中,有两座最具历史意义和地方文化代表性,一座是西津卧桥,一座是金城浮桥。卧桥,又名抱桥,学名支腿木梁桥。其特点是桥下无柱,木拱如虹,桥宽耐用。浮桥是河岸两边的码头。大量的船只用铁索和粗麻绳连接,相当于铁锚的石鳌下垂固定船只,形成漂浮在黄河水面上的桥梁,供人、畜、马、战车往来于黄河南北。甘肃的大部分浮桥都是用船连接起来的,漂浮在大河流的水面上。有的浮筒能达到几十个,有的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浮桥的规模大多由河流的深度和宽度以及当地的条件决定。在黄河流经甘肃省的一些地方,有些浮桥不用船,而是用牛皮筏和木船连接形成浮桥。比如临夏、刘家峡的一些码头就使用这样的浮桥。
西津沃桥,位于阿干河上,据说建于唐代。编年史上说“西津桥有三座,一座在西苑西南,俗称上桥,一座在西苑西北,俗称夏乔,一座在西苑东,即卧桥。”当时的阿干河滚滚流淌,小桥流水,鸡鸭牛羊,河水路过,五谷丰登,油菜花香,烟雾缭绕。
事实上,史料记载的西晋沃桥建于明代,清代曾数次修缮扩建。最后一座桥长27米,宽4.6米。桥上有桥屋和柱子,可以遮挡行人的风雨和休息。整座桥造型优美典雅,美感强烈,绘雕横梁华丽,赢得了兰州人的喜爱和骄傲。不幸的是,这座桥在1952年的城市建设中被拆除和摧毁。建设,首先是破坏。首先破坏了自然原有的生态,然后破坏了新建的物质文化载体。有时候,动不如静,跟风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每一次施工都要慎重,要有远见。
金城浮桥,又称镇沅桥,是兰州黄河铁路桥的前身。有资料显示,甘肃浮桥建于宋代,从明清到民国一直流传下来。宋朝注重边防武备,两次重修晋城城,依托黄河天险,在关隘安置浮桥,保护国家不受倭寇侵扰。盛丰明太祖洪武年间,驻守兰州的将军两次在城西建浮桥,叫镇沅桥。由于镇沅桥初期施工完成仓促,桥址水流太快,浮桥不稳,所以将桥址迁回现在的黄河铁路桥。清朝末年,天下风起云涌,各国都在谋求发展,进行科技革命。近代中国,洋务运动也风起云涌,甘肃深受影响。它决定废除浮桥,引进和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浮桥的原址建造一座使用多年的铁桥,也叫中山桥。
中山桥是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中山路也适合。中山路北起中山桥南端,蜿蜒至南关、西关。是大街的一个分支,现在中山林还保持着这个历史称号。因为城市地处山谷和山区,与黄河紧密相连,市区和市区管辖的县自然有很多桥梁和小桥。如贾敏桥、月牙桥、七里河黄河桥、西固区西河桥、柴家台悬索桥、河口庄浪河桥、榆中金牙桥、永登武胜一桥、石川黄河悬索桥、皋兰等。这些桥大多名副其实,除了位于中央广场的月牙桥。旧社会,桥边有个两孔洞,在兰州流传着贬义词“月牙桥下乞讨不值钱”,不能称之为“委婉”。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兰州的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大,现代桥梁越来越多,越来越美观实用,简单大方。黄河东西两岸的新桥、旧桥、银滩桥、岩滩桥从北向南飞,城市中的立交桥、地下过街桥处处通畅。兰州走在桥上,停留在桥上,飞跃在桥上,桥上的灯光韵味悠长。
标题:[陇文化]兰州的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兰州的河
下一篇:[陇文化]高永明的绘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