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通变”是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本篇文章1788字,读完约4分钟
“普遍变化”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核心问题,在过去的100年里,当不同立场、不同立场、不同观念的人谈论和实践艺术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变化的新前提下开始的。中国艺术的现代之路,其实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艺术的发展变化之路。
用“一般变化”代替“变化”或“创新”,就是强调这种内在的、自发的性质。《通辨》是刘勰《文心雕龙》的书名,也有与此内容相关的编年史,讲的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文风演变。刘勰是一位非常重视文学传承的理论家。但从文学史发展的事实来看,他总结出了“文法载周,其业更新”——“文法载周,其业久变。总的规律是不缺的,到时候必然会有的,但是抓住机会也不怕,往前看当下就做出来了。”《通辨》不是刘勰个人发明的。早在刘勰之前,百子就提出了“一阴一阳即道……通变即物”、“新则新,天天新”、“穷则变;如果你改变,你就会通过;而一般规则会持续很长时间”。并说明“普遍变化”的历史必然性:“既要适应时代,又要用质和文,所以要采取普遍变化和适度变化。中庸可以长久,一般变化可以很大。它的教学适用,用途无穷..."
这无疑是对事物发展史的规律性认识。各个时代的学者都以此为他们的创作信条,或含蓄或明确。坚持法律,不懂得考虑现在和过去以求改变,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平庸的儒家”。在艺术和文学领域,顾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认识到“诗文之所以代人而变,是因为要变”;而石涛提出的一整套绘画创新理论,也是建立在“万物有学之权,万法必变”的“普遍变”基础上的。它已经成为中国不断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的思想基础。除了极端保守主义者,人们对此几乎没有怀疑,只争论什么原因改变,如何改变,在哪里改变。
中国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划分,一般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真正引起中国文人心理情感变化的是1898年。那一年,发生了一系列转折事件。除了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梁的变法方案之外,在文化艺术上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学派,成为了中国新艺术的开端,在前一个阶段,从科举到学堂这一代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批入学的人是科举后获得“名望”的“举、贡、生、督”。他们从学校毕业,被当时的人称为“洋举人”,基本达到了“还在科举考试的旧派,是学校里所有学生中最好的;蔡元培、范远连、李叔同、蒋丹书、陈师曾等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虽然西方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原因,但中国文化中也有变革和发展的基因。康有为等人的“从过去改革”、“从过去更新”,也在努力寻找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本土文化基础。本质上,中国艺术在走现代化道路时,继承了“普遍变化”的方式,走的是明白无误的变化之路。“现代性之路”有很多解释和不同的评价,但中国艺术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不是艺术家的选择,而是历史的必然,而这样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情感的波澜,但我们没有自由去拒绝这样的变化。
除了中西文化的格局之外,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和影响,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和喜怒哀乐而存在或消失。19-20世纪之交,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是当时中国文人无法接受的,虽然接受的结果是本土文化的创伤。
中国现代艺术在过去的100年里走上了“普遍变化”的道路。在清末民初,以及20世纪30年代、40年代、50-70年代、80年代以后,无论是“传统化”、“综合化”、“大众化”还是“西化”,都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都有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总体性变化”。
“变革之路”构成了“保护”与“创新”的合力。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只有“穿越”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目前,中国画坛提出“从源头上清理源头”的口号,有两种解释:一是国家,即国家的正面评价;一种是意向,即基于对现有状态批判性评价的行动意向。作为意图和行动,“本源”更有向后看的意义,中国画将走向何方,需要通过创作实践来检验。
在研究传统绘画和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基础上,中国美术“现代之路”的理论框架和美术史适合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外环境。这一框架虽然模糊,包含内在矛盾,但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与古人对“时间序列”和“一般变化”的理解相一致,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征是在包容性基础上的一般变化,即不纯粹。与古埃及、古希腊和苏美尔艺术相比,中国艺术是极其纯粹的,但正是这一特点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艺术没有成为博物馆的遗物,而是一直保持着它的生命力。
标题:[陇文化]“通变”是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