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眼中的季羡林大师
本篇文章700字,读完约2分钟
很多年过去了。看到季羡林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第一个老师给我讲的“国学大师”。当时我就是不能真正理解“国学大师”的含义。
有一次,在电视机前看《艺术人生》的时候,我渐渐了解了季羡林大师的故事。季羡林先生出现在大银幕上时,我的激动溢于言表。
这位大师博览群书,求知若渴,从佛教语言到佛教史、印度史,从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到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从唐史和梵文的翻译到散文、序跋等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涉及到他的研究。
在那天的节目中,朱军和季老谈到了他的书《病榻杂记》。嵇老说:“我的《病床杂记》记载了国家大事和琐事。当我快100岁的时候,我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写出来。”他在自传中曾说,他一生中最长、最难读的两本书是晚年完成的,一本是80万字长的《唐史》,另一本是几十万字长的《弥勒会书》的翻译与解读。可见,他终其一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研究。
季羡林大师在提到经常在梦中相遇的95岁母亲时说:“我从19岁离家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现在每天都在想,却想不起妈妈的样子。”那天,在电视机前,我看到季羡林先生对妈妈说“心虚”,他的眼泪好像要掉下来。我体会到了伟大的人性,来自最平凡的世俗之心。季羡林,真正的人,端庄厚重如土!
季羡林大师受人尊敬。除了学识,他还从容不迫,真性情地走过了一个世纪。大师不在了,风格永存。就像有人对他做出了如此公正客观的评价,嵇老留下的是一个用毕生心血打磨出来的名副其实的“大师”铭牌。这个铭牌不仅仅是因为它在古代文献学、历史学、东方学、佛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成就,更是因为它在学术态度和道德品质上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的确,季羡林大师走过的人生历程凝结了百年人生,再现了大师风范。
标题:[陇文化]我眼中的季羡林大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