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鲤·嫉妒》嫉妒是有力量的
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张悦然编辑的《鲤鱼打挺》有黑色封面。和之前的《鲤鱼孤独感》一样,她在写作中依然追求着“80后”的生存印记,为自己和同龄人的青春做着内心的探访。用文学的方式分析一代人的内心感受,是很多80后作家的工作。但张悦然除了自己发声之外,还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倾听那些边缘、无力的声音,才能更好的定位这一代人。
这次她选择了“嫉妒”这个主题。早在6世纪后期,天主教就按照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的顺序总结出七宗罪。嫉妒次之。巧合的是,中国古代有七句关于男人休妻的说法,嫉妒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嫉妒是强大的。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和书写这样黑色而强烈的情感?张悦然说:“这版《鲤鱼打挺》在爱情和情感的范畴里探讨嫉妒。我们描写嫉妒,我们拍嫉妒,我们读嫉妒,我们感到嫉妒,也许是因为我们恋爱了,我们还有继续恋爱的能力。”在恋爱的前提下,讨论嫉妒。然后,就有可能自己打扫了。因为嫉妒中有爱,就不会那么阴暗暴力,就有可能和现实对话。
《鲤鱼嫉妒》中嫉妒描写全面,无处可逃。从一些电影(沙龙和人物),一批照片(小电影和镜子),一些对话(黑人情感档案),一些陈述(态度),到主要事件——那些虚构的和真实的故事(小说)。有文字,有光影,有文字,有记录,有印象…有汉字,也有日英摄影;有男女采访;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有同性的;有80后嫉妒,70后嫉妒;有一致的情感消遣,也有替代的80后生活...
在书中,很少能写出另一种80后。他们来自贫穷偏远的地方,通过深造进入大城市,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努力工作。青春留下的不仅仅是感情的沉淀和积累,还有不屈不挠的生存压力。他们竭尽全力挤进大城市,付出了越来越多的努力,敏感的内心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痛苦。是完全嫉妒吗?还有就是自卑。莫莉的《你是模特,我是香奈儿》,《我》被别人看做上海人。“我假装不在乎,其实我在乎,我在乎他们终于渐渐接受我。让我靠近他们,让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嫉妒不仅来自于“我”,也来自于那些视“我”为异类的人。在范晓的《大都市的语言,我从未到达》“我没有想到这个大城市让我想起了我的自卑,不是我的脸有多粗糙,而是我有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城市给我自卑,自卑与嫉妒相连。这是80后作品中很少涉及的真实生活。
除此之外,棉棉、冯唐和彭浩翔在70后直接面对他们的嫉妒,苏童在60后从嫉妒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他的代表作《妻妾成群》。即使是这样,编辑部也不是罗列,而是着重在对比中寻找80后的特点。在《我不能,让青春连接大地》中,张悦然仔细区分了70后和80后的区别。“对整个青春期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空是普遍的。”"是的,在整个青春期,品味取代了创造力,创造了繁荣的幻觉."她试图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青春的缺失。“我小时候也是班干部,但我成年后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对任何人负责,只对自己负责。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什么能把每个人都绑在一起,那种凝聚力从何而来。我们的自由可能有些过头了,没有与地球相连的根系,营养无法互相补充。”当自由跨越了一定的界限,就失去了原本的精神意义。70后,“这个简单而朴素的时代正在逐渐远去,他们和他们的理想终将分道扬镳。”毫无疑问,70后还是继承了理想,但80后从一开始就是与理想隔绝的。有理想的一代,他们会把公共事务当成自己的目标,而80后可以把嫉妒等情绪当成自己的一生。
正因为如此,张悦然在玄幻小说《怪阿姨》中描述了失去了嫉妒的怀素,失去了生命的意义。的确,对于80后来说,情感是如此重要,或者说是如此需要,如果不是这样,生活就是无聊的。幸运的是,嫉妒依附于爱情的根源,情感不再虚无缥缈。读这样的文字,其实是在体验一种会逐渐与土地相连的青春。当然,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对这个青春的告别。
《鲤鱼的嫉妒》张跃然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25.00元
(负责编辑:罗斯)
标题:[陇文化]《鲤·嫉妒》嫉妒是有力量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