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邓玉娇悲剧的根源
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本月16日,邓玉娇一案的一审结束后,法院认定邓玉娇犯有故意伤害罪。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邓玉娇被免除刑事处罚。由于邓放弃上诉,如果检方不提出异议,本判决为最终判决。在今天的中国,这个判决对邓玉娇和他的家人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从更高的层面去分析,比如说,真相是什么?这句话合适吗?很多人可能还是不满意。该案的审理是否真正体现了法治精神,该案对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是否具有制度意义,但对于邓玉娇这个一夜成名的女孩来说,却无法承受如此重大的命题。
事实上,在邓案之后,公众更关心的是这个过程。就是这个案子的过程,发生后舆论和官方意志交错演变的过程。然而,恰恰是这些过程被刻意淡化了。因此,人们对邓玉娇在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感到欣慰,但仍有一些担忧。
结案后,其实还有一个人不应该忘记,那就是被邓玉娇刺死的邓大圭。也许公众的评论带有一点情绪,但超出道德评价的层面,他就像邓玉娇一样,只是这场悲剧的男女主角。谈他该不该死不重要。这样一个在乡政府呆了十几年的高官,怎么就成了科员级别的芝麻官,一个老家的女人邓玉娇怎么就成了利剑之敌,值得思考。在一个乡镇范围内的熟人社会,这样的对抗是很少见的——即使是古代抢劫房屋的小偷,也不会在家里作案。据媒体报道,邓在生活中是一个受到大家高度赞扬的人,但现在他和却成了公众心目中任性的强者和无能为力的弱者的代表符号。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这样他就可以在那个小地方依仗强者无视弱者,拿出四千块钱去侮辱一个本该叫他叔叔的女孩?也许,是他手中的权力。滥用权力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不取决于权力负责人的水平,而是取决于这种权力能否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公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即使身居高位,也不敢作恶,因为作恶的风险太大。相反,小官吏再恶,也不会冒多大风险。邓见过,薛霸、见过陆。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从邓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分化甚至分化是一个大问题。邓案是一个偶发的刑事案件,短短几天内就聚集了对立双方紧张的社会情绪,同一家庭的两个人被公众象征为正反两极。地方政府披露的信息几乎每一个字都受到了质疑,法律界也出现了分歧。一组专家反对另一组专家的观点。
就在邓受审的前一天,广东东莞又发生了一起悲剧。贵州某厂工人刘因工伤右手骨折。工厂只答应出9万,他要17万。他多次咨询工厂,甚至威胁要跳楼,但他无法解决问题。最后,他用刀杀了两个高管,捅了一个。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在网上为凶手欢呼。-能断言这些网友嗜血成性,莫莫吗?单纯的批评显然不足以涵盖整个问题。对弱者权益保护的漠视是否引发了民情?
社会上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是很正常的。文明法治社会,有对立,有冲突,但没有大麻烦。根本原因是对立和冲突的各方都相信同样的游戏规则,即人人平等的法律。否则,很难消除对立双方之间的裂痕。如果在一个案件发生后,最终根据各方博弈情况,以非法律的方式找到了某种平衡,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不具有普遍性的,未来社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摘自《新京报》,2009年6月18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邓玉娇悲剧的根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正确地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