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说“聪明”
本篇文章1040字,读完约3分钟
一般来说,说一个人“聪明”是正面评价。“聪明”就是一个人智商高,脑组织开沟多,瓜子转的快,想法多。“聪明”总是和“聪明”联系在一起。虽然“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总会让人联想到天赋、学识这类美好的词汇。
孩子的“聪明”是纯粹的“聪明”,禀赋优越,没有任何算计、精明、势利、阴谋。遗憾的是,这种纯真透明的童心“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丧失。童话《皇帝的新衣》里讲真话的孩子无疑是“聪明”的,但在更多成年人眼里,孩子显然是愚蠢的:脑瓜子缺根儿,对随机情况反应不过来。大家都觉得明哲保身,保持头脑清醒,才是真正的“聪明”。每个人的“智能”都是从世俗中习得的,更准确地说,是被残酷的现实“逼”出来的。因为纯粹的“聪明”显然是智者的墓志铭。
大家都说“聪明”要以真善美为导向。否则,如果你不对,很容易变得“聪明”或“狡猾”。在“聪明”前面加个“小”就跟在“人”前面加个“小”一样,很轻蔑,不屑。“狡猾”一词自古以来就受到道德谴责。但是,鄙视是不屑的,谴责是应受谴责的,现实却教会人“聪明”,甚至“狡猾”。因为他们看到,如果给“聪明”加上精明的势利或阴谋,就会大有收获。为什么要保留“聪明”的部分?
安禄山曾入宫朝见唐玄宗。这个老滑头故意拒绝崇拜唐玄宗王子。当唐玄宗质问他时,他竟然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任虎人,我不知道王子是什么官员。”唐玄宗笑了,耐心地告诉他,王子是储君,将来会统治这个国家。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安禄山假装恍然大悟,说:“我真傻。我以前知道只有陛下。”唐玄宗叹了口气:“这个人真是又蠢又可爱!”心里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安禄山的举动不傻,明明很出彩!太狡猾了!这真是“狡猾”。这是狡猾的通行证!
纯“智”遇上权,情况总是变得复杂。在一些领导眼里,一个人坚持认死的原则,肯定不是“聪明”;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听从领导的领导,能够灵活变通,始终站在领导的面子上行事,能够把领导心里的事情做好,他无疑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杨修被杀于曹操,是他的“聪明”造成的。可怜的杨修先生总是“聪明”而“困惑”。他直到死了才明白自己真正的死因!“聪明”太多,“聪明”转不过弯,却成了彻头彻尾的“傻”。难怪有人得出结论,知道什么时候“聪明”,什么时候“糊涂”,而“聪明”“糊涂”才是最大的“聪明”。“聪明”或“狡猾”,就这样成了世界的JIU葛!
但是,“智力”是一种难得的资质,应该被人们珍惜和发扬光大。强迫“聪明”的人装傻,或者强迫“聪明”的人变“聪明”甚至“狡猾”,一定是环境出了问题。
标题:[陇文化]说“聪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一碗绿豆汤的温暖
下一篇:[陇文化]少时听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