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郭沫若自嘲“诗多好的少”
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1958年1月,郭沫若在埃及的会见还没有结束,然后他到了匈牙利,然后是罗马尼亚,飞往莫斯科;回国后不久,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当时的郭沫若,多次开会,担任过几个职务,见过很多面,到处走访。9月至10月,他还率领中国人民代表团赴朝鲜参加活动;12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增添新力量,300多名优秀分子光荣入党——郭沫若、李四光、李德泉、钱学森等同志入党,开启了党的生命。”
在如此多的活动和“大跃进”热潮的鼓舞下,充满激情的郭沫若自然写了很多诗。郭沫若除了在参观、游览和各种节日期间几乎到处写诗外,还从3月30日开始写唱百花的诗。受到同志们“飞跃一步,做百首”的鼓舞,他们每天都在数,到4月8日,写了105首。这组诗陆续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出版社也做了“大跃进”。同年7月,它出版了这本图文并茂的诗集,一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更有甚者,郭沫若遍游各地,就如一系列题为《诗无处不赢》的诗一样真实。一天往往不止一首诗,而是几首或者十几首……郭沫若去张家口,短短五六天就写了三十五首以上。当时激动的不得了,不知道怎么用词汇。《光明日报》的一篇时事通讯用了这样的标题:“让笔杆像铲子一样发挥更大的威力——郭沫若带领首都作家游花”。从以上情况来看,今年写的诗数量确实可观。
“大跃进”的热潮也感染了孩子。同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八版刊登了一组儿童诗。编辑在编辑发行这组诗时,认为这些小作者将“超越我们这一代诗人”。因为有些诗涉及郭沫若,他问郭沫若“你怎么看”?
郭沫若那天晚上读了这套诗。在诗中,郭沫若的诗被称为“小作者”。全诗如下:
作者虽小,
有很多诗,
一心超越杜甫的诗,
快点赶上老郭。
诗人署名是工农中学一年级的刘玉华。郭沫若看了这首诗后认为:“尤其是第三句,气馁真的不小。”回应编辑的询问,他在作文中回答:“我要诚实回答:我完全同意他们(小作者)一定会超过我们,尤其是我。”
接下来,郭沫若写了一首诗作为对编辑和小作者的答复,其中包括对他自己的诗的评价:
老郭并不老,
诗多好,少;
一起工作,无论老少,
向毛主席学习!
郭沫若67岁,当然“不算老”;“诗多”——从前面的例子来看,这是事实。“好是少”,这是关于郭沫若本人的,没有人会公开这么说。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被认为是对郭沫若后期诗歌的评价,原本出自诗人自己的口中。(摘自团结报,2009年2月21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郭沫若自嘲“诗多好的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吝啬的猕猴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打碎作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