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本篇文章1278字,读完约3分钟
关于迷茫的第一个问题,最近写了一篇短文《很少会迷茫》。这里我把混淆分为两种,一种叫真混淆,一种叫假混淆。在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在朝争名夺利。尝一点甜头,然后上天堂,跳舞,心花怒放,忘乎所以。遇到小钉子,我又担心又担心,眉头紧皱,前途黯淡,哀叹。这种人是全世界都很健谈的人。他们真的很迷茫,但是没有意识。他们很开心,很幸福。愿上帝再次保佑他们。
至于装傻还是装傻,郑板桥的“罕见困惑”是最典型的。郑板桥的一流数据一点也不混乱。然而现实迫使他们迷茫或者假装迷茫。他们在受苦。我祈祷上帝能给他们一点。真是个傻瓜。
说到聪明,首先要解释这个词。这个词很和谐,任何人一眼就能看懂,但是再问就会很困惑。我没有能力定义这样一个词。最好查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长相、举止、风格等。)自然大方,有魅力,无拘无束。”看完这个解释,我吓了一跳。什么“看”。什么“风格”,什么“魅力”,都是抽象的东西,让人无法把握。这怎么能和我平时理解和使用的“聪明”联系起来呢?我提倡模糊语言。现在让我们模糊“聪明”这个词。我想起六朝时一些名人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世说新语》等书中记载的,如的《死时葬我》、《雪夜访戴》等,应该算是“潇洒”了。但我马上想到,这些名人,表面上潇洒,其实心中燃烧的,总是担心自己的头。有的还是逃不掉,嵇康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写到这里,我的思维活动迫使我把“聪明”分为两类:一类是真的,一类是假的。六朝人的聪明是装出来的,所以是假的。
这些东西都“一路走来”,不容易看清楚。我举个现代的例子。上世纪30年代,我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有个教授(隐姓埋名)一直想当个名人,想变聪明。冬天,他穿上锦棉长衫,下面穿上锦棉长裤,用两条彩带紧紧系在腿的下部。头上的头发是故意不梳亮的。他刚走进教室,感觉很自怜,大概很满足。在同学们眼里,他的做作是丑陋的,辜负了他的苦心。
和这位教授唱反调的是俞平伯先生——当然不是故意的。有一天,平波先生剃了光头,大摇大摆,从城里的住处出来,走进清华校园。这是花园里成千上万人中唯一一个脑袋干净的。看到的人都很惊讶,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而平波先生完全无视,于是走到讲台上,大声背诵宋朝名词,摇摇头,心安理得。看完,我大叫:“好!好的。刚刚好!”另外,没有别的话说。古人云:“爱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名人。”比起教英语的教授,谁才是真浪漫,谁才是假浪漫;谁真潇洒谁假潇洒,光天化日之下清晰呈现。
这个小例子,没有什么深意,只是想辨别真伪。
为什么有人提倡迷茫和聪明?个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和平精神和价值观念,对安定团结大有贡献。
到目前为止,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写完了。不过,我想补充一些个人想法。
目前,我国举国上下都在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巩固我们的政治,发展我们的经济,以便在预期的时间内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康社会。哪里可以迷茫,哪里可以聪明?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办事的。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变。”没有放松,也没有放松。放松才是正道。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提倡迷茫和聪明。
(摘自《季羡林选集:谈人生》华谊出版社)
标题:[陇文化]文摘: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家有小女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