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国的?和甘肃科技馆辅导老师一起去“云享”
本篇文章1731字,读完约4分钟
民国20年高中化学教材周期表
原件的化学鉴定
在上一期《科学博物馆》中,学生们知道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并制作的,但门捷列夫制作的周期表中充满了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学生们目前的化学教材中有带汉字的元素(如钠、钾、钙、镍等)。)。怎么来的?今天继续和甘肃科技馆的辅导员老师一起欣赏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已经进入中国,从一个皇族家谱开始
主讲人:曲、甘肃省科技馆参事张琦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材料和元素。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烧制陶器,并通过添加不同的着色元素来给它上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由铜、锡和铅制成。铁器也出现在3500年前左右。但受制于科技水平,中国古代先民并不了解这些物体背后的元素奥秘,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长期停留在水、木、金、火、土五行上。
1869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首次科学系统地揭示了元素的内在周期规律。在西方化学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将现代化学知识引入中国。
徐寿(1818-1884)是清代著名的科学家。他起初研究经史,后来转向西方先进科学,在天文、历法、算术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先驱,也是最早将西方化学体系传播到中国的科学家之一。
1868年,徐寿在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开始翻译介绍当时最先进的西方科技书籍。比如和别人一起翻译的《化学起源鉴定》,系统介绍了70年代到80年代的化学知识,是当时中国最早的西方化学著作。
徐寿对现代化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门捷列夫周期表诞生后不久,徐寿就开始关注并试图翻译。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在他面前就像一个鸿沟。用拉丁字母表达的西方元素符号如此稀少,如何准确地翻译成中文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寿在图书馆里发现了明朝皇帝的家谱。《明史列王记》中有20多首五言律诗。名字的第一个字,朱明皇室的后裔,是根据诗中的字来分类的。第二个字遵循木、火、土、金五行顺序。随着朱明家族后裔越来越多,常用的五行词汇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出现了很多稀有词汇(如钠、钾、钙、镍等。)甚至造词(如水银、钋、镧等。)出现在朱的子子孙孙的名字中,被收录在清代《康熙字典》的编纂中。
徐寿发现这些词非常适合化学元素的中文命名。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音译命名方法,将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固体金属元素都用金字留出,他的汉语发音取自与元素原声相似的汉字。在历史尘埃中湮灭的朱明家谱在这里大有用处。此外,徐寿还创造了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成功地解决了元素周期表中的中国文化问题。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研究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到氯、溴、碘、锌这些词,不仅一目了然,而且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金属还是非金属。这一科学的翻译原则是徐寿对中国现代化学史的巨大贡献,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化学的开创者。
死亡元素氟
演讲者:黄瑞珍,甘肃科技馆参事
在化学研究领域,历史上最危险的研究课题是氟的发现。它被称为死亡元素。在化学研究史上,氟的发现可以说是参与人数最多、危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研究课题。无数伟大的化学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瑞典化学家舍勒第一个关注氟。他把萤石酸和硫酸一起加热,玻璃瓶被腐蚀了。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极具腐蚀性的物质,他称之为萤石酸。这种物质其实就是氢氟酸。后来,法国科学家盖伊·吕萨克(Guy Lussac)和泰纳(Tyner)也试图通过电解生产氟,但都中毒了。1836年,苏格兰诺克斯兄弟在提取氟的实验中严重中毒,弟弟差点丧命,休息三年后康复。之后,比利时化学家鲁耶重复了诺克斯兄弟的实验,最终在32岁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后来,法国科学家弗雷穆特和英国化学家高尔重整旗鼓,导致实验设备爆炸和严重腐蚀。最后,来自Freimut的学生Movasan在四次中毒后数次改变实验方案,最终成功获得淡黄色氟,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氟化物是一种淡黄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可引起急性中毒,伴有腹痛、恶心、痉挛甚至死亡。在现代生活中,氟化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化工行业,从不粘锅到汽车电池,从杀菌药物HFX到电路板印刷。氟,曾经让人恐惧,现在被驯服,亲密地服务于人们。
标题:[陇文化]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走入中国的?和甘肃科技馆辅导老师一起去“云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