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目前最完整马家浜时期遗址
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溧阳秦唐遗址出土的丁涛
溧阳秦唐遗址考古遗址(图片由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提供)
本报常州12月7日电记者许近日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三年零两次的小规模考古发掘和专家论证,江苏溧阳秦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取得初步成果,出土了玉筏、玉筏、鱼管、、陶罐、石钹、石环、八角陶轮、陶豆、陶杯等,其中,马家浜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核心面积约45000平方米,是马家浜时期已知最大、最完整的文化遗址之一。
秦唐山遗址位于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委会张村以西约300米(上培石灰厂以东),上兴镇以北4公里,溧阳市东南26公里。三年前,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的村民在清理河道时发现了许多红色和灰色的陶器碎片,这个遗址是考古学家现场调查后发现的。2013年以来,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溧阳市文化广播电影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在此发掘400多平方米。
“这些年来,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考古研究很多,但都比较零散。秦唐山遗址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完整性,为了解马家浜文化时期人地关系和自然环境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可以再现6000年前苏南先民的生活状况。”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所长林六根介绍,整个遗址总面积18万平方米,中心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有6000年前的房屋,涵盖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广福林文化、马桥文化以及唐、宋、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聚居地的生活区被环围着,里面是生活区,外面是墓区,旁边是生产区。”
从现场可以看出,整个遗址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遗迹在地下1m。在挖掘出来的沟渠两侧的土堆上,有许多贝壳和蜗牛壳,有些已经破碎,有些还完好无损。专家判断,6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祖先收集了各种水产品作为食物,而他们住所旁边的护城河被用作垃圾场,被人们扔进各种废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壳越来越厚。
“这些贝类没有被打开的痕迹,打开贝壳很麻烦。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很可能和我们一样用水做饭,贝壳自然会开。”南京大学教授黄说,因为蟑螂只能在干净的水里生存,这说明当时的自然环境非常好。
"除了吃贝类,6000年前的人类也吃鹿肉."考古负责人甘会元告诉我们,鹿是出土动物骨骼中数量最多的,包括麋鹿、梅花鹿和麂。更多的骨骼标本被送去检查,以确定当时江苏常见的野猪甚至老虎是否被祖先捕获。
在一片森林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祖先居住的房屋。虽然只发掘了一部分房屋,但从发掘中可以推断出,6000年前,先民居住的是面积约50平方米的圆形房屋。
“考古学家在地面上发现了红烧土和柱的痕迹。其中一根柱子看起来又大又清晰,还有植物茎的痕迹。”甘会元介绍,“从现有的考古情况来看,先民们使用了一种用木骨泥墙盖房子的方法:先用柱子把房子的框架立起来,然后用树枝把墙编织起来,用厚厚的泥巴抹上。然后烧了它,让墙壁和地面干而结实,最后放在草顶上。”
此外,考古学家还发掘出37座墓葬,均为单人陪葬,但未发现墓葬,墓葬中随葬品较少,说明当时社会财富较少,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考古学家说:“出土文物中有石蝎子和石斧,是男性的生产工具;陶网吊坠表明人们用渔网捕鱼。因为没有陪葬兵器,说明当时的生活环境相对平和。”
"现有的研究只揭示了这个新石器时代定居点的冰山一角."林六根说,随着挖掘的深入,我相信并期待有更大的发现。
扩展阅读
马家浜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存之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它是以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马家浜遗址命名的。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至浙江钱塘江北岸,西北至江苏常州。根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年代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松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松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发现和确立,表明太湖新石器文化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标题:[陇文化]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目前最完整马家浜时期遗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