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瓜州东千佛洞石窟:古代文化艺术之奇葩
本篇文章1437字,读完约4分钟
瓜州东千佛洞2号石窟
我省被称为石窟艺术之乡,有337座石窟寺庙。这些石窟寺庙及其相关遗迹构成了佛教演变和发展的完整历史,也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实物见证。
瓜州玉林石窟位于瓜州县西南约76公里的实用河畔,俗称万佛峡,是莫高窟的姊妹石窟,是敦煌石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玉林洞最早发掘于北魏,始建于唐、五代、宋、西夏、元。不同时期有42个洞穴,壁画5650平方米,彩塑272件。玉林石窟以壁画艺术最为著名,其中唐代所绘的《西净土之变》和《无限人生观佛经之变》体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玄奘的佛经——西夏29窟壁画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3月,国务院宣布其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瓜州东千佛洞是在瓜州县东南90公里的常山子北麓的东西悬崖上挖掘出来的。它起源于北魏,经过唐、五代、西夏、元、清等朝代的重建,逐渐发展成规模。有23个洞穴,486平方米的壁画和56尊雕像。东千佛洞以西夏时期的壁画闻名,其中第二个洞是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洞内多种风格并存。揭示教与学变化的意象和韩密属于中原风格。隐藏的秘密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藏、印度和尼泊尔风格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特征,这就是早期西域石窟的再现。1996年,被国务院宣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西部北麓,天水市东南45公里处。石窟被切割在一个垂直的悬崖上,高度为20 -80米,宽度为200米。它以形似农民麦垛的山形命名,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西秦,先后在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修建重建。石窟221处,泥塑石雕7000余件,壁画1000余平方米,尤以北朝泥塑最为突出。
炳灵寺石窟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王台乡小平村东北2.5公里处,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石窟出土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石窟216处,大小石雕泥塑815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可移动文物300多件。石窟文物丰富,历史信息丰富,还有西秦蹇宏元年(公元420年)的墨书铭文,是我国最早的石窟铭文,为我国早期石窟断代提供了标尺。
马蹄寺石窟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脚下,以传说中的第八窟马蹄印(马蹄堂)命名,是十六国至清代的一个洞穴群。它们由金塔寺石窟、千佛洞、南北马蹄寺石窟和上、中、下观音洞组成,历代共有70多个石窟并存
天台山石窟位于武威市以南50公里的中路乡天台山南麓。始建于十六国北梁,后被历代发掘。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有学者称其为中国石窟鼻祖。现有18个洞穴,以13号大佛洞为中心,分为上、中、下三层。有数百平方米的壁画,100多尊雕像,还有北魏、隋唐时期的经书、帛画等珍贵文物。大佛洞佛像高30余米,两侧有叶佳、阿难、普贤、文殊菩萨、天王六尊,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由于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石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台山石窟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雕像遭受了损失。幸运的是,坐着的佛像安然无恙。1958年4月,为了修建黄羊河水库,天台山石窟的大量雕像和壁画被移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96年,从天台山石窟迁来的唐代一佛二菩萨塑像被认定为国宝,现陈列在省博物馆展厅。200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些文物大部分归还武威,国家文物局拨出专项资金进行修复保护。目前,相关保护工作已基本完成。
标题:[陇文化]瓜州东千佛洞石窟:古代文化艺术之奇葩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