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走出“像”与“不像”之困 —— 中国人物画如何打动人心
本篇文章946字,读完约2分钟
钟馗搔背(国画)齐白石
往往是普通观众对一幅人物画最简单的肯定,但对于什么是意象,却有着不同的解读:是表象的意象,还是神灵的意象,甚至是精神与灵魂的意象?换个角度,问题是:一幅人物画如何才能打动观者?
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精致,但是看起来一样,套路明显,很难打动人。的确,中国人物画的发展面临着各种瓶颈和挑战,很多画家都是借照片创作。在大众摄影时代,照片往往成为人物画顶端的大帽子更好。如何让中国人物画回到有意义的境地,艺术史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深入挖掘,这些问题都需要艺术家通过实践来回答。
近日,在北京画院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上,王明明、陈履生、尚辉等著名人物画家、美术史家和批评家围绕当前中国人物画创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一版为了启发业界,编辑分发了一些专家意见。
重视创造性的方法和概念
30年来,中国人物画蓬勃发展,风格多样,成就显著。特别是近10年来,虽然主题创作和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规模过大、内涵较少、写意性不足等问题。中国画的元素几乎消失在人物画中,甚至中国画的传承在其发展过程中被丢弃。比如在画重大历史作品时,如何表达中国画的意境和精神?有的画家通过翻拍视频素材来制作草稿,人物表情死板僵硬,有的则用其他种类的画代替中国画,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画,与中国画的起源无关。这些问题不解决,国画最好的喷泉就消失在沙漠里。中国画尤其是写意人物画该何去何从?写意人物画并非没有前景,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和理念。而且无论是研究还是创作,都要关注现实,有研究方向,有问题意识。
中国画是一种绘画的边界。从人物画的传承关系来看,艺术院校应该把水墨人物画的写生和创作作为最常见的训练手段。艺术家不仅要让人物既有精神又有形式,还要把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笔墨关系表达情感。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艺术家应该找到生活中最生动的东西,并艺术地展示它们,以创造感人的作品。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古代写意水墨,还要继承杨之光、方增先、周思聪等前辈的水墨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和理念来描述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明)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走出“像”与“不像”之困 —— 中国人物画如何打动人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