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02 11:28:02 阅读:

本篇文章2800字,读完约7分钟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屏幕数量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电影质量不断提高,具有优秀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作品集中涌现。这些成就勾勒了中国电影腾飞的轨迹,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我们追求电影产业管理和电影市场治理现代化的不懈努力

新世纪伊始,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开始了。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电影在改革中不断前进,走上了产业创新的道路。改革不仅为电影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不断激发创作者的积极性,为中国电影突破波澜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产业升级推动创新模式转变

90年代以前,全国有北影、常颖、上影、八一、西影、潇湘、珠江、峨眉等十几家影城,都是国有电影企业。随着90年代中后期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发展,他们遇到了困难。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以市场为导向、以观众为中心的电影改革机制出现。博纳影业总裁俞东当时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科长,因为当时电影制片厂的制作非常困难,基本上没有电影发行,也没有工作,所以决定下海创业。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2000年后,政府关于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文件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成立电影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集团组建的原则和意见》推进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中影集团和常颖集团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截至2008年,以国内领先电影公司中影为代表的六家电影制片厂完成了体制改革,转制为电影集团或制片公司,并全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中国电影业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产业转型导致了创意转型。电影人在创作的时候,优先考虑的不是能拍什么,而是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2002年,影院系统进行了改革,不同地区设立了不同的影院。这项改革实现了电影从地区分包向全国发行的转移。已有30条院线投入运营,其中11条为跨省院线,改变了以往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的供片模式。这是中国电影放映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影院改革后不久,网络放映平台迅速崛起,各大视频网站可以随时打开观看刚从影院上映的热门电影。对于一些低成本电影和在影院冷门的文艺片,网络平台甚至成为了主要的放映阵地。没有了放映的后顾之忧,创作者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一批被称为“网络一代”的年轻导演纷纷走上电影舞台。同时,2015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入影视行业,开始了互联网+影视的产业升级。以阿里巴巴影业为例,先后投资制作或发行了《狼斗士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优秀影片。互联网的进入使电影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快速的产业升级,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空间。互联网除了给放映带来便利外,还为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透明、免费的平台,拉开了普通作者和电影制作人之间的差距,让真正的高质量ip可以畅通无阻地被市场找到。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进口片越来越丰富,迫使国产片提高质量

1994年,第一部账户大片《亡命徒》在全国六个城市上映,此后每年都有10部账户大片进入中国影院。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引起了观影热潮,获得了3.6亿元的高票房。1999年11月,中美完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协议规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引进的子账户由10个增加到20个。

海外电影的进入一方面冲击了中国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刺激了国内电影的创作。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02年发布了《电影管理条例》,放宽了电影创作的准入门槛,民营企业拥有独立拍摄资格,导致电影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在筛选方面也进行了政策调整。《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电影放映时间不得少于年度总放映时间的2/3。在政策的刺激下,国产商业大片应运而生。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让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短短几年间,中国大片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一批商业大片如《飞屋偷听》《无极》《夜宴》《城中金花》《集结号》密集涌现。到了2006年左右,电影院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清,出现了排队买票的现象。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目前虽然进口片数量大幅增加(2016年99部,2017年98部,2018年120部),但已经不是美国大片了。观众可以看到大量优秀的非美国电影,如《来自伊朗的告别》、《来自泰国的坏天才》、《摔跤》、《来自印度的爸爸》、《为什么从黎巴嫩回家》。这类电影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进口电影的多元化,激发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活力,这也是近两年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繁荣的原因之一。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在引进的同时,中国电影也在走出去。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外电影合拍政策。200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加中外合拍,拓展海外市场。之后,中国电影频繁出现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国际A级电影节。中国影视企业和个人利用电影节加强海外宣传,促进国际合作。目前,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合拍市场呈现多模式多类型共生态势。此外,为了鼓励创作,有关部门还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和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创作各种题材的电影,并出台了一系列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各方面的减免税政策,以支持电影市场。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优化市场环境,确保优秀作品频繁出现

2017年3月生效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不仅取消了电影制作单位审批、电影制作(单部)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项目,还将电影审查权下放给省级电影管理部门,旨在简化管理、分散权力、激活市场活力。即今年全国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其中国内票房达到301.04亿元,占总票房的53.84%。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得到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为了有效促进电影产业有序发展,2018年3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电影局划归中宣部,统一管理、指导和监督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更新,使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出现了《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多部优秀作品。一年后,《攀登者》、队长的《我和我的国家》等高质量影片集体亮相,成为历史上最强的国庆档。

[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措施,有效控制了影视行业的不良风气。针对影视行业明星阴阳合同偷税漏税问题,中宣部、文化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局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制定影视节目付费实施标准,明确演员和节目嘉宾最高付费限额。

改革推动发展,发展证明改革。中国电影20年来的发展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电影这种长期没有启动的改革是有效的,中国电影产业从无到有,从萧条到振兴。以过去20年的改革积累为背景,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我们会更有底气,更稳定。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电影文化学者李雅琪)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