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闲来话“小年”:它的日期为啥会有不同?
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有趣的阅读】古代也有春运热潮。|路又远又深。他们是怎么回国的?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小年一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二十三、蜜饯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从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磨豆腐扫房子,每天都有事情做,忙到大年三十。
这个节日非常有趣。日期不确定,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但是,努力了快一整年的人,都会规划一个舒适的新年。
小年是中国新年的开始。
二十三、果脯棒
新年歌谣传遍世界。虽然有些话略有不同,但第一句话差不多二十三,蜜饯粘粘的。所以吃蜜饯是早年很重要的习俗。
糖瓜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也是和一些黄米混合煮的。很粘。如果拉长成长条,就叫关东糖;搓成扁圆形,叫糖瓜。
冬天可以在外面放蜜饯。因为天气冷,蜜饯凝固的很牢固,但是里面有一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凉凉的,酥脆的,甜甜的,酥脆的,特别有味道。
古代蜜饯也叫果冻,果冻就是糖。名字介绍了这种糕点的粘度。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句话“老了要推蓝尾酒,到了春天要劝你粘牙”,说明这种糖在当时已经是当季流行的美食了。
祭灶送灶神
唐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作为灶王爷的供品,送给灶王爷。
灶神又称灶王、灶神。一直有一个民间传说:灶神原本是一个平民张生,结婚后花了很多时间,最后沦落到乞讨为生。有一天,他到前妻家门前乞讨,羞愧难当。他钻到炉子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以为自己还在惭愧,以为自己没有崩溃到底。自从他死在锅底,就被封为厨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神报各家善恶,除夕或正月初一再回去。
民间年画中的灶神形象,永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人,有时还配有灶神奶奶的画像。按照习俗,人们要向灶台献祭,送走灶神,还要端上一盘蜜饯。
具体仪式大概是先把旧形象摘下来,用稻草绑一个草马给灶神,在灶王的嘴上贴一个黏糊糊的蜜饯,然后和草马一起烧,也就是辞职灶。
民俗学专家小芳说,祭灶是传统小年的一项重要习俗,灶神这个名字出现在战国时期。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担心灶神的搬弄是非,就与之交朋友,俗称梅枣。给灶神供应糖果的时候祈祷食物又甜又臭,灶神莫言期待他在最后一天之后说更多好听的话。
小年忙一年:扫屋子赶上棒烤架上的灰尘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小年的日期是不同的。据小方考证,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
清朝以前,基本上是腊月。直到那时,这种时间上的变化才出现。小芳说,就这种民俗而言,空文化之间会有地域差异,这实际上反映了历史的差异。
无论如何,春节过后,人们正式开始忙着过年了:打扫屋子,准备年夜饭的各种食材。祭完灶后,要追到尘埃,也就是打扫干净,把屋里的铜器擦亮得很亮,同时洗澡理发,也就是摆脱过去的霉运,迎接吉祥的新年。
写大字也是过年轻生活的一种习俗。这里写大字是写春联,门上贴的会是长期忠于家庭,有长诗长书之类的句子,表示美好的祝愿。有技术的人已经开始做剪纸和贴窗花了。
人们认为,把灶神送走,直到过年,这叫一切都被原谅了。没有厨神管事,做事就随意一点。小芳说,民俗有时候很灵活有趣,其实是普通人的自我调节。(结束)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闲来话“小年”:它的日期为啥会有不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