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传统文化学者谈中秋节的时代内涵
本篇文章128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家庭团聚的梦想融入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传统文化学者谈论中秋节的内涵
新华社周玮
十二度圈很美,极圈是中秋节。每当我们在中秋节看到满月,我们就会想起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家乡,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中国的月亮文化充满了人情,沉淀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中秋团圆的意义,成为中国孩子追求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
戊戌年中秋将至。我们来听听传统文化学者的话。
天上满月,人间半月,每半月满月。在古代,没有历法,人们通过观察月亮来计算天数。在观赏和欣赏过程中,发现月亮从中秋节开始就很亮,所以选择了8月15日作为中秋节。
民俗学学者李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源于具有自然节奏的节日,人们应该不断丰富社会伦理的内涵。中秋节尤其是在元旦团聚,这在古代被称为团聚节。八月中秋月圆,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完美的时候,也希望世界完美。团聚是家庭团聚,夫妻团聚,亲人团聚,骨肉亲情,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家庭幸福。
八月十五满,中秋月饼香香甜甜。月饼和时令水果是中秋节的时令食物。人们以家庭团聚的形式分享劳动成果。月饼是人们享受节日情感的另一个重要东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肖芳表示,自明清以来,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一直在民间流行。在当代社会,中秋节最完整的传统是喂月饼的节日习俗,这已经成为中秋节的象征。在一些地方,中秋节被称为月饼节。把月饼放在中秋文化环境中,不仅是为了满足食欲,也是为了让月饼充当精神载体,分享亲情和友情。
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一个受欢迎的节日。在小芳看来,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交流的好机会,也是实现人际协调的有效途径。在明月当空的情况下,享受回归自然的快感,今天赏月特别有意义。对于生活在喧闹城市的人们来说,利用难得的秋月,表达对月亮的感情是一种精神洗礼。
月圆之时,汉人摸秋,湖南侗族偷月菜,拜月傣族,苗族跳月,台湾高山族的抛球舞蹈习俗在不同地区和民族有许多不同的爱好。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彩,形成了以中秋节为核心传统的符号系统,构成了中华民族基于生活的知识谱系,形成了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纪甫说,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和村庄的不同民族分享中秋节带来的快乐。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社区意识。
皎洁的月亮在海面上变得越来越圆,我们从远处分享这一刻。中国儿女即使远在海内外,散居天涯,面对共同的明月,也会产生精神共鸣,形成心理凝聚力。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要素。李说,家庭团聚的愿景是中国人爱家爱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心理基础,是我们今天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资源。
秋收时节,五谷丰登;正午是满月,秋香万里。国庆节和中秋节相邻,中秋节被称为双节。传统与时代融为一体,庆祝一整天。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秋节的成就丰富而非凡。李说,中国人对中秋节的憧憬越来越一步步融入现实,家人团聚的梦想融入了中华复兴的梦想,可谓天上的满月,月亮上的蛋糕,人间的梦。
标题:[陇文化]传统文化学者谈中秋节的时代内涵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