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好书榜不能歧视畅销书
本篇文章1303字,读完约3分钟
介绍:年底各大媒体、机构推出各种好书排行榜。人们发现,在许多重要的选本中,如柴静的《看见》、穆欣的《文学回忆录》等声誉好、销量好的书籍都受到了冷遇。你看看单子上的书,大部分都是难度极高的作品,不容忽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奖项在登高之路上突飞猛进。直接上诺贝尔奖标准太受欢迎肯定只会减分,虽然没有评委承认。
跨境图书遭受损失
一位参加过很多好书评选的资深书评人讲了原因。大意是各种选择标准不一样,有些专业媒体自然更喜欢专业的书,但他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大众媒体不选择。柴静的书,我一直放在书架上,仍然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还不够好,不能选,不能错过。你说“花”,错过了肯定不应该。
穆欣的《文学回忆录》记录略好于《看见》,但被大多数榜单所忽略。跟陈丹青谈这个话题,他也是在不明所以。他们总有自己的道理,但所谓的选拔只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事。他猜测大概是因为大家提到的各个板块,一些跨境的书籍只能排除在板块之外。
《文学回忆录》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不能被列为自然学术。假设是一本社会科学的书。有很多很厉害的作品。「看」呢?文学不是吧?社科,自然不排名。你把那么多历史学家和各学科专家放在哪里?《邓小平时报》依然植根于红苗,但说到专业分析,史料也不算新吧?解读也不情愿?
好书和畅销书是不是两条平行线?
书评人真的很个性化。之所以不选书,可能只是因为对书不太感冒,有些放不下的原因是畅销书会自动封杀。当然好书很多,畅销书也不缺关注度,所以会选择一些不那么关注的好书。
虽然原因很多,但大家忽略的是,其实这些厉害的畅销书里最好的书更需要鼓励。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品种数量激增,但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好书和畅销书似乎总是两条平行线,难怪书评人对畅销书有惯性敌意。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平行线的交汇。口碑好、销量好的书层出不穷,如《邓小平时报》、《文学回忆录》、《看见》,在豆瓣用户中均接近9分,《文学回忆录》最高9.2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专家只是坚守所谓的边界。
出版当然需要专业性,但是跨界作品也要鼓励。好书和畅销书并不完全是绝缘体。打破界限,追求自由,大概是目前图书出版业最需要思考的地方。在内容创意方面,相对于影视,书籍仍然是最原创的领域,但发展潜力依然巨大。除了专业领域的精耕细作,还必须打破现有格局,在大众书市中自由重组。
好的内容也需要操作
当然,在过去的一年里,仍然有许多问题让我们不满意。束腰现象越来越严重,买单屡禁不止。书的种类还是爆炸式的多,就像是病人临死前的垂死挣扎。疯狂的营销方式背后突出了内容的缺乏。
需要操作好的内容吗?我当然知道。然而,在出版业不断变化的时代,磨刀霍霍、买一份名单的把戏注定会成为过去,新的探索正在进行。比如《认识太阳》杂志没有大牌作家,完全靠内容取胜,吸引了一大群资深日本粉丝。在此基础上,智日也在尝试日语培训等相关行业。陈坤和费勇创办的《行走》杂志也有同样的想法。
正如资深媒体人白所说,方法比方向更重要。白说,方向是陷阱,方法是关键。有方法的时候离方向近,没方法的时候离方向远。
2014年会有更好的办法吗?
文字/报纸罗玉玲
标题:[陇文化]评论:好书榜不能歧视畅销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