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时代需要史铁生:有良知而又富有人文关怀
本篇文章840字,读完约2分钟
□康志刚
还记得读史铁生先生的《我的远清平湾》。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斜阳在院子里洒了一层酱黄色。我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我刚买的《小说选》。当时我对史铁生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正是这部小说富有诗意的标题吸引了我。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小说。小说的台词充满了作家对陕北名为清平湾的土地的无限眷恋,有着散文诗般的美好和真挚的情感。我深感震惊,从此想起了这个叫史铁生的知青作家。
20多年过去了,那期的大部分作品我都忘了,但这本小说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1983年,我被转移到县城一个废弃的大院里,帮助看守犯人。很想把史铁生的小说《我的远清平湾》推荐给犯人,让他们好好看看。我相信,作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好的力量,能够唤起他们的良知,远比教官做人的原则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好作品就是好作品,果不其然,那部小说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小说奖。当年的小说奖是最公正的,也正是因为公正才神圣。
后来看了他的中篇小说《插队的故事》。每隔几年就要看一遍这本小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作品。我的感受是:没有一个知青作家能对土地和农民有如此深厚真挚的感情;没有一个知青作家在作品中真诚地尊重黄土般质朴的村民,与他们建立深厚纯洁的感情。在他眼里,那些在黄土地上夜以继日劳作的村民,不是无知狡猾,只是单纯善良。是的,他把心完全交给了那块土地。以至于我这个农村出身的作家,不得不从他的插队作品中重温久违的人情和人性之美。令人惊讶的是,他插队只有三四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厚厚的黄土地上深深的扎根。那一年,他在《插队的故事》后记中写道:向干旱贫瘠的黄土讨饭,实在是不明智的,也是有远见的。我们这些插队的都有这个想法。国家可以十几年不要陕北的粮食,甚至倒贴,造林,好处无穷。黄河下游的人们不用担心有一天会有黄水从天而降。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的有责任心和同情心!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的文坛需要的是这样一个有良知,有人文关怀的作家!
虽然史铁生先生永远离开了大家,但他却活在自己的作品里,活在千千成千上万的读者中!
标题:[陇文化]时代需要史铁生:有良知而又富有人文关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