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拱手礼用错对象成笑柄 大众文化不等于没文化
本篇文章852字,读完约2分钟
大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不能讲究太专业太学术,水平自然不会太高。但不关注不代表没有,不高不低。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基本常识和基本逻辑是底线,否则就会变得没文化,无知就是没文化的典型表现。
大众文化传播力最强,受众最广,受众最多。所以大众文化一旦愚昧,失去了文化,其负面的、误导的、破坏性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亿万人,而且往往是不可挽回的。
一个鞠躬仪式,因为对象不对,成了今年春节舆论的笑柄。如果只是一句错的话,即使在生活中被误用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以作为主持人面对全国亿万观众的宣传,而且一定要准确,而且这个宣传还是在春晚之际。事实上,在叩首仪式和鞠躬仪式之间,还有一种礼仪在各种场合仍在实行,那就是鞠躬。长辈拜年的时候向他们鞠躬是再合适不过了。不知道为什么,导演和编剧都不用,却坚持做一个只适合同行的拱礼。似乎在一些人的文化储备中,礼仪所剩无几。
回顾这几年,我不时听到看到有人叫对方的父亲“我的父亲”,也有人叫他们家“我的宫殿”。有多少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叫“你妈,你爸”,只好深有感触。是不是今天屏幕上太没教养了?这些知识都是常识,不古不老。就算真的不懂,查查字典,点上网。
现在的电视剧往往成为传播愚昧的场所。一边冒充历史学家,一边说自己的东西“经过了详细考证”,“真实再现了历史”,然后虚张声势地挂了一堆顾问;另一方面,在那里,各个朝代的礼仪、语言、习俗和人物都被打乱了。反而开头说“纯虚构”更好,剪辑、指导、播放更舒服。韩国历史剧的翻译恐怕是最吓人的。语言原本在汉语中有适当对应的成语或词汇,但一些译者却发现了另一种鲜活的味道。“基斯陈”直白地变成了“母鸡乌鸦”,而“秦本”则复杂地变成了“本主至上”。
好在我们网上的批评很及时,有知识、有文化、有眼光的人眼光敏锐。就在一方,他们不仅看到了无知,还发现了疑似抄袭,而且不止一个地方两个地方,每一个字都详细。但是,对那些缺乏传统文化基础的观众会有什么影响呢?那些视大众文化为唯一知识渠道的人会有什么结果?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孩子会受到怎样的熏陶长大?
标题:[陇文化]拱手礼用错对象成笑柄 大众文化不等于没文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