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主旋律”成影视营销招牌 何妨多些“慢影视”
本篇文章1101字,读完约3分钟
11月21日,《北京晨报》报道,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主旋律作品。但个别创作者为了让作品在更好的平台上播出,在作品上加上了主旋律的标题,使得主旋律作品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砸了主旋律的牌子。
主旋律应该是触及灵魂的高层次作品,这也是艺术作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作品只要触碰到边缘,就会被贴上“主旋律”的标签,这样会让作品卖得更好,不仅伤害了主旋律作品的质量,也伤害了观众。可惜原本很严肃的艺术性质的“主旋律”,一不小心成了影视营销招牌,真的污染了这个名词。而不是在艺术品质上做文章,力求完美,总想借助某种“艺术依附”和“标签”来获得所谓的“艺术升华”和“市场效应”,这只是一种愚蠢,最终会被观众所排斥。对此,作者提出了“慢影视”的观点。
因为任何影视作品,尤其是主旋律作品,都承载着精神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功能,每一部作品都要经历一个酝酿、发酵、锻造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作品的质量。从选题到剧本创作到拍摄,都要精心打磨。这样艺术作品才能充满光彩。常颖集团副总裁兼董事韩志军说,他是80年代进入常颖的。当时,每天有十五六个作家住在常颖的小白大楼里,修改剧本,力求艺术创作的完美。有时候,全厂甚至一年只拍一部农村片。一出农村戏里有一只小猪。开拍的时候,小猪还是小猪,拍完的时候小猪已经长成大猪了。剧组别无选择,只能找了一只小白猪,编成“小猪”继续拍摄。反映辛亥革命时期历史变迁的热播电视剧《辛亥革命》播出后,深受观众欢迎。扮演孙中山的马少骅说,他“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学到了很多孙中山说过的激动人心的话,孙中山在中国的足迹基本上已经走过”——一部影视作品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带着这种力求完美、深思熟虑的文化责任感,没有急于取舍,冷静地做出了平凡的制作,这就是作者所说的。
但是现在影视制作真的进入了“快时代”、“快时代”。似乎有了现代科技手段,我们的美术制作过程可以像流水线一样。无论是从剧本写作、演员选择,甚至拍摄过程,都可以用“飞奔”来形容。结果,虽然中国电影的票房突破了100亿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粗制滥造、宣传力度大于电影制作等。毛泽东的诗实际上挂在清朝官员的家里,郎朗的海报挂在20世纪80年代的音像店里,让人发笑。
“欲速则不达”,因此,要让太快的影视作品从“快崇拜”中走出来,养一部影视作品就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多一点耐心和关怀,少一点艺术投机;要强化艺术家所肩负的艺术使命和责任,减少名利的市场化经济效益计算——让主旋律作品肩负起自己的艺术责任,深思每一个艺术细节,让作品完美。这样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耿银平
标题:[陇文化]“主旋律”成影视营销招牌 何妨多些“慢影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