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性灵飘逸 袁晓岑《孔雀》赏析
本篇文章1461字,读完约4分钟
孔雀(国画)1998年57.5 69厘米袁晓晨艺术收藏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许多画家都认定了一些与自己的气质、经历、艺术理念密切相关的象征性题材,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等。这些标志一方面揭示了艺术家的生活体验和生存体验,另一方面又注入了独立的艺术精神和人格修养,成为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袁小岑来说,孔雀是他象征性的创作对象。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作品中的孔雀从对象到魅力越来越完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孔雀作为吉祥、美丽和财富的象征,深受学者和学者的喜爱,经常出现在诗歌和绘画中。在绘画史上,卞鸾、薛骥、梁麟、吕纪、任伯年、刘奎龄、王雪涛等许多画家都积累了丰富的画孔雀的创作经验。经过仔细调查,在大多数绘画中,孔雀通常被放置在花园的平方英寸内,以牡丹、木兰花等花卉作为画面的衬托。虽然这样可以表现出孔雀特有的奢华和丰富,但是缺少了生命的气息和活力。袁小岑深知这一点,于是将孔雀置于叮叮当当的山泉旁,配以香蕉、竹子等热带植物,以及奇异古朴的苍岩,衬托出自然界孔雀的野性之美,确立了他独具个性的画风。
袁小岑画孔雀的时候,经常会把脖子、爪子、翅膀棱角、羽毛尖等夸张变形。,从而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临摹孔雀,自然融入了他对艺术的深刻思考,细看画作,孔雀脖子上的羽毛蓬松而富有质感,孔雀的爪子有意放大,表现出力量之美。画中的孔雀站在岩石边缘,抓力极强,生命力在双脚之间流动。我们往往可以从这种夸张变形中窥见袁小岑的人格修养和写作技巧。袁小岑经过仔细的观察、思考、描写和取舍,把孔雀在视觉范畴上进行了提炼和升华,从而实现了神与意的交融。
他在描写孔雀翎时,综合了断笔、侧笔、浓墨、淡墨等笔墨技巧。他的身体大部分是用无骨的方法构建的,没有失去笔线支撑的一贯力量,他用血肉和独特的风格描述了孔雀的状态。从造型上看,画中的孔雀站在石头上,弯腰看着,思考着,移动着,洋溢着一种优雅感。
袁小岑对孔雀的生动描写,与他长期的生活和写生经历有关。20世纪50年代,他深入云南德宏和西双版纳的民族寨子,长期观察森林中出没的野生孔雀。根据他的回忆,孔雀三五成群地出现,出没在森林草坪上,金色的羽毛在雾蒙蒙的晨光中闪烁,这样它们就可以真正欣赏孔雀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状态。它们的清新、野性、优雅和散发的灰尘,远不能与牡丹、桃花、杏花等普通庭院孔雀相比。正是这种长期细致的观察和体验,为他后来努力表现自然界野生孔雀之美奠定了生动的基础。袁小岑在孔雀的优雅与轻盈之间找到了平衡,从而开创了描写野孔雀的新境界。
袁小岑画孔雀的艺术除了深刻的观察、理解和创作积累外,还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他的艺术始于20世纪初中国花鸟画的繁荣时期,受到了全面的艺术熏陶,其中传统文化对其影响深远。20世纪30年代,袁晓晨自觉接受岭南画派的风格。袁小岑在吸取精华的同时,还选择性地继承了其传统的笔墨配方,强调灵魂和精神的重要作用,力求绘画的新面貌。20世纪40年代,袁小岑受徐悲鸿的教导,徐生动的艺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在塑造对象时的求真态度。在可以师法自然、具备云南产孔雀条件、持之以恒、未来独树一帜的话语的鼓励下,袁小岑加强了师法自然的道路,尤其注重孔雀题材的创作。在这一点上,袁小岑构建了一套富有想象力和精致性的绘画语言,即在吸收岭南画派精髓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特别注重笔墨和意境的个性化创造。(文本/张鹏)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性灵飘逸 袁晓岑《孔雀》赏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