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钩沉】中国人为何偏爱玉
本篇文章2811字,读完约7分钟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至11世纪,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鄞县出土了伏浩墓
黄金贵重,玉石无价,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普遍看法。大多数人认为玉比黄金更有价值。但纵观世界其他国家,情况并非如此。虽然他们很爱玉,但是黄金的价值是很多国家都认可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亚很多国家,佩戴金银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佩戴玉器的现象却很少。就连产玉的国家缅甸,佩戴的金银也比佩玉多得多。相反,在中国,玉佩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你一起戴手镯和玉指环是很常见的。相反,黄金等贵金属的磨损要比它们少得多。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更喜欢玉?
在这个问题上,最常见的观点是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儒家用玉比喻君子之德。在荀子的《法行》中写道:君子不如君子。温润而泽,任也;栗而理,知也;坚定不屈,义也;便宜又不别扭,还不错;折而不挠,勇敢;看到缺陷和感受都很好。诗中有云:“想到君子,温润如玉。”儒家把玉的品质比作君子的品质。人们看重玉是因为他们看重君子的品格。
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儒家思想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东周。但据地下考古,早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非常喜爱玉石。玉器发现于距今约8000至7000年前的史前兴隆洼文化。兴隆洼m117遗址出土了玉珺,此外还出土了碧玉。兴隆洼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比兴隆洼文化晚两千年左右的红山文化也坐落在这里。中国史前最灿烂的玉文化发现于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不仅包括装饰用玉,还有可能主要用于祭祀的仪式用玉。著名的玉器有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的三兴Talalong,其形制接近文明时代的龙。华夏银行以这条龙为标志。另外还有玉猪龙,在红山文化的很多遗址中都有。它有一个特殊的形状,以猪为头,以尾巴为首相联盟,美极了。在中国南方的同时代史前遗址也发现了玉器。安徽省汉山县凌家滩史前文化也有6000年历史。这里出土了大量史前玉器,包括玉龙、玉雕和刻有神秘图案的玉盘。最珍贵的是玉雕的外观,有坐和站两种姿势。浙江的良渚文化,比凌家滩文化晚了一千到两千年左右,把中国的史前玉文化推向了顶峰。这里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有许多仪式玉器,最著名的是玉琮。反山遗址出土的一块玉琮,高8.9厘米,上镜头17.1-17.6厘米,下镜头16.5-17.5厘米,外镜头5厘米,内镜头3.8厘米。它是发现的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玉琮之王。良渚玉器明显具有王权象征的含义,比红山文化的凌家滩文化具有更高的文明程度。湖北天门石家河史前文化遗址与良渚文化年代大致相同,似乎与凌家滩文化有传承关系,也出土了玉龙、玉人等礼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出土的玉凤与商代殷墟出土的玉凤接近,堪称中国第一凤。
史前精美丰富的玉文化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上面的结论:中华民族之所以热爱玉,是因为玉是君子品德的象征。
陈教授在《文明之前的文明》一书中对中国人爱玉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那就是爱美。他说: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美。
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史前文明时期,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物质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更喜欢那些可以用作工具的锋利的石头,因为这些石头非常实用,可以用来打猎和切肉。与玉相比,它的实用性差很多。有的玉甚至是软玉,根本不能作为工具。唯一的解释是,它真的可以作为一个美丽的审美对象。由此可以推断,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是美好的。比起今天的美,这里的美更纯粹,更真实地发自内心。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人喜欢玉,并不是因为它的功利性,而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这种爱和向往超越了一般的功利性。
1987年,浙江余杭县瑶山7号墓出土了于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人类的童年与个体的童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给你的孩子一朵美丽的花和一块小饼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孩子选择美丽的花朵,而不是抓住饼干。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最简单的爱。人天生就有审美,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在陈新书《文明之前的文明》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也说,审美是先天的、原初的、原创的,审美可以与功利无关。
然而,一个问题出现了:史前人类极难生存。他们能关注与生存无关的美好事物吗?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家在2万多年前的穴居人生活区发现了小石球、小贝壳和动物牙齿作为装饰品,有的中心被穿孔,并用赤铁矿粉染色。这是干什么?装修。审美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陈说:审美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意识。
原始意识可以追溯到动物。爱美是一种原始意识。这是一种怎样的原生态?陈说,这可以追溯到动物的求偶和性行为。没错,动物在求爱的时候,会宣传自己身体的美来博取对方的好感。在这方面,人和动物没有区别。说到性,人和动物一模一样?陈对说,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的美可以与性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与性分离。
因此,这种美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
一、自然之美,如人与动物有性。这是自然的。第二,文化美,动物没有,人有。动物对物体的爱只在于物体的形体美和感性形态美,而人对物体的爱不仅在于物体的外形美,还在于物体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整体气质美。在这里,我们使用的美的概念是比较宽泛的。很多美学家认为,动物也有的是感性的形式美,而不是美,这与自然需求有关;而思想、道德、知识的美不算美。
说到玉,它的美也应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玉的形体美和上面说的自然美是一样的。陈说,玉,作为一块石头,是一块美丽的石头。首先,这种美在于它的物理性质。它总结了玉的五种美丽特性:质地细腻、温暖、光滑如凝结的脂肪、半透明、赏心悦目等。
玉龟是1987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
第二,玉的文化美。这和玉石的加工有关,涉及到它的用途。装修是最基本的,其次是享受。当玉成为享受的对象时,它逐渐被提升为神圣的对象和权力的象征。沈宇和王宇都出现了。
对这一点,陈有精辟的论述:
玉的一些性质,如质地细腻、有一定透明度等,都是物理性质,因为人们的喜爱而成为审美性质。借用成语“化石为金”,玉的物理性质是:石头,人的发现是点。没有石头,当然不可能变成黄金;但是,如果没人分,这块石头也不会变成金子。所以,本质上,自然虽然创造了玉,但创造了玉之美的是自然和人的共同作用。玉之美的发现,意味着玉从石头中重生。不能再当石头了,只能当玉了。石是自然状态,玉必然是文化状态。
当玉变成玉文化,这种美好的味道会有质的提升!人对玉的感情也得到升华:从单纯的爱到敬畏。切玉技术越来越高。在部落中,只有聪明的人才能从事这项事业。他们没有做别的,而是成了专职的玉器工匠。玉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和文明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人还是很爱玉的。玉还是有一定的神性的,不过,它不再是统治者专用的礼器,也不是神玉,也不是王玉。它回归人们的日常审美生活:成为普通人的点缀和享受。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钩沉】中国人为何偏爱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