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奈特的真实生活:作家的自我探究
本篇文章875字,读完约2分钟
纳博科夫一直否认自己的创作有政治或道德目的,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由[美洲]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仍让我怀疑书中的叙述者V追寻同父异母的哥哥塞巴斯蒂安的人生轨迹,本质上流亡作家纳博科夫对祖国记忆深刻。
小说开头,纳博科夫写道:“塞巴斯蒂安·奈特于1899年12月31日出生在我祖国的前首都。”这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祖国俄罗斯,前首都圣彼得堡,塞巴斯蒂安离开祖国,放弃母语,用英语写作——就像纳博科夫一样。《赛》是纳博科夫流亡巴黎后的第一部英文小说。
如果纳博科夫得知有人在政治上给自己的作品贴了标签,他肯定会否认,就像有人在色情上给洛丽塔贴了标签,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其实,“赛”有多重丰富的含义。v对哥哥的探索其实是纳博科夫对灵魂意义上的自己的探索,塞巴斯蒂安=纳博科夫。也可以这样理解:纳博科夫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也就是他所说的:“文学创作是运用语言对现实的超越。艺术的最大境界应该是极其复杂和混乱的。”纳博科夫是一个狡猾的说唱歌手,他的作品是可以多次解读的谜语。
《赛》情节欠缺。塞巴斯蒂安是一个才华横溢、行事隐秘、性格古怪的人,就连V也对他知之甚少。不幸的是,这位作家英年早逝,他的秘书为他写了一部歪曲的传记。v决定为哥哥重写传记,真正还原他的生活。纳博科夫用侦探小说手法让V一个个接近塞巴斯蒂安。但是故事中,不仅场景和人物像幻灯片一样变化,情节也不一定连贯,所以读者必须有极好的耐心才能看完小说。但即使看完了,塞巴斯蒂安仍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甚至只是一个概念。显然,纳博科夫并不是想给读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想用小说的外壳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
小说的思辨色彩真的很强。纳博科夫在其小说中探索小说创作的技巧,思考生命和灵魂的精神问题。说到小说创作,他说:“记住,别人讲的故事,其实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讲故事的人整理形成的部分,听者整理形成的部分,死者对故事中前两类人隐瞒的部分。”
那么,塞巴斯蒂安·奈特是谁?是俄罗斯吗?是纳博科夫吗?是你还是我?
标题:[陇文化]奈特的真实生活:作家的自我探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