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读《趣说字里行间》:妙趣横生语文知识小品
本篇文章1581字,读完约4分钟
瓜田先生多才多艺,写文章多才多艺。他不仅写文学批评,还写散文,研究幽默。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版了专著和选集。他大学主修语言,主要工作是编辑。此外,他对外国语言、方言和中国历史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因此在语言和写作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最近由上海字典出版社出版的《字里行间的趣味》是他这几年努力的记录。这是一本雅俗共赏,通俗化与改良完美结合的语文书。
瓜田是一位散文家,他说话时总是努力摆脱粗俗。所以这本书,如书名所示,首先以“有趣”二字为特征。这种“趣味”不仅来源于文字的生动幽默,还来源于观点的新颖独到。比如人们几乎天天在电视上看到听到“可吸入颗粒物”这个词,但又有多少人认为它模棱两可呢?再比如,为什么“活着”这个词的意思是“死前”?你不觉得发现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吗?当你读到瓜田的分析时,你会很高兴。再比如,我们大多数人使用标点符号,我们一般都知道它们是作为一个系统从西方引进的。然而,如果我们读一读《标点符号是如何诞生的》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知道,从甲骨文时代开始,我国就出现了标点符号。还有,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亚”是一个本地域名,但是谁又能确切的说这个词的音节划分是“锡伯利亚”而不是“锡伯利亚”呢?更别提知道锡伯族是鲜卑还是锡伯族了。这些地方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现实针对性很强。书中使用的语言现象和材料几乎都来自真实的语言生活,对于净化和净化语言环境,提高语言应用水平,促进语言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词语的味道》这篇文章就区分了很多人们不仔细研究的常见词语(如“二”与“二”、“授权”与“授权”、“比较”与“对比”、“赋法”与“赋法”等)。),并纠正了很多人经常认为正确但实际上错误的用法(如“令人担忧”、“为法服务”)文章《翻译失误》考察了当前翻译(包括国内民族语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谬误之外,还提出了很多见解。本书通过对语言现实的追踪,与时俱进。我们可以从书中读到“甲型流感”的命名过程,也可以看到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不折腾”不同英译本的巨大挑战。这些都是有趣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学术性。书中的文章都不算太长,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都是前人研究没有触及到的。比如《左传》中的一篇文章《郑伯科段颜瑜》,被许多语文教材和文言文选本所接受,但文章最后的“母子如前”一句却从未有人提出异议。《谈语文》中的“老生常谈留下的破绽”一文指出了这句话的不恰当。因为郑庄公出生,他的母亲姜石恨他,并帮助庄公的弟弟反叛。平叛后,英考大叔讲了又讲,母子和好。很明显,这里不应该用“像以前一样”,因为一旦“像以前一样”,“好像”就去了原来不兼容的状态。这个观点无疑是对学术界的一个贡献。在《汉字简化述评》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汉字简化的得与失。本文用有力的例子说明了简化中的“不足”,探讨了这些“不足”的历史原因和“纠正”这些“不足”的出路。这篇文章材料丰富,论点有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本书的第四个特点是体现了可贵的探索。书中有“贼”、“穿帮”、“穿泥壶”以及“哇”、“双外外”、“Hari”、“哈韩”、“宅男”、“宅女”、“嘉年华”等新词。在一些人中很受欢迎,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这些词不一定都能进入普通话,但作为中国工作者,无论如何都要关注语言中的新现象。当然,既然是探索,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正如瓜田自己所说,也许“有些文章没有充分的依据,只是做出大胆的假设和推测”,只是“试图为那些对研究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新的想法”。但是,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语言在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似乎不标准的单词或语言形式明天可能会成为标准。就是所谓的“名气不合适”和“约定合适”。在这方面,语言学家和中国工人总是被动和落后的,但正如瓜田所说,“没有他们,真的是不可能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标题:[陇文化]读《趣说字里行间》:妙趣横生语文知识小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