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 拍卖行:本土经营 风雨15载
本篇文章764字,读完约2分钟
温床1号刘晓东
1992年以前,大陆艺术品与市场的关系相当稀疏。古今艺术品被世界各地的国有文物商店垄断,购买价格极低,销售受到各种限制。而当代画家和画家的作品,通常是在画廊或酒店、商场陈列出售,或者由买家私下出售。缺乏公开公平的竞争,缺乏科学的艺术品鉴定和估价程序,缺乏法律保障和成熟的欣赏收藏团队。艺术品市场长期处于萧条无序状态,内地艺术品往往以极低的价格流入海外。在思想解放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相关部门受到苏富比、佳士得等海外拍卖行成功运作的启发,将拍卖引入艺术品市场。
1992年北京市文物局牵头的北京国际艺术品拍卖,拉开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帷幕,1993年6月20日,中国第一家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举办了中国书画拍卖会。港澳台及内地省市买家云集上海参与拍卖。多云轩的成立被认为是地处边疆的上海人较早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结果。同年,中国本土拍卖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海外拍卖行也开始在mainland China设立办事处。
据《卫报》的创始人之一秦琴说,“当《卫报》刚成立时,有无数的商业顾问打来电话,但很少有人敢留下他们的邮寄地址和电话号码。”有一个收藏家,文革后执行了政策,守护着数百万文物,却穷到连个家用电话都装不上。和他的接触是通过小区里的扩音器实现的。
1994年3月,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首次拍卖。拍卖会包括中国画、书法和油画,总成交额超过1300万元,一举突破1000万大关。半年后,在秋季拍卖会上,总成交额达到5943万元。其他各大拍卖公司也频频得到好消息,拍卖记录不断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一开始,就面临着before/きだよ.的繁荣局面1996年,嘉德秋季拍卖会推出两幅《为了路》,傅抱石1944年的印刷纸,起拍价350万,成交额1078万,创下现代中国画最高价新纪录。
标题:[陇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 拍卖行:本土经营 风雨15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